(CWW)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传统行业与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型技术全面融合的过程,通过将企业上下游生产要素、组织协作关系等数字化并进行科学分析,进而完成全链路的资源优化整合,推动企业主动转型,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或形成新的商业模式。新冠肺炎疫情之下,针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不敢、不会、不善”等问题,各地政府积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在转型成本、时间周期、成功率等方面多方施策。但从实施成效上来看仍存在不少问题,企业在转型参与度、“上云用数赋智”程度、数字化转型机制等方面仍有较大改善空间。本文将从如何通过政府及市场的合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效能、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进行分析。

广东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现状调研2021年下半年,为了深入了解广东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痛点、难点和堵点,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对地处广州、佛山和中山等市的30余家企业进行了实地走访和座谈调研,其中既有传统行业中小型制造型企业,也有数字化转型服务商。整体来看,虽然某些制造企业自动化生产程度较高、生产设备较先进,但信息化和数字化程度不高。

通过数据可以观察到广东(珠三角)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现状大致如下。

在数字化基础设施方面,大部分受访企业设备普遍没有联网,仅30%的企业设备连接内网;出于稳定性考虑,使用有线网络的企业占大多数(80%),厂区大多使用专线、宽带,基本没有布局5G。仅少数中小企业自建机房和服务器,调研中仅1企业家租用云服务(天翼云)。

在数据采集与利用方面,大部分(90%)受访企业基本停留在人工采集数据阶段,未采用物联网技术;大多数采用本地化存储方式,调研中仅有1家企业数据上云。另外,多数(80%)受访企业是通过人工方式将数据输入企业ERP系统,以支持企业日常经营分析,未采用大数据相关技术。

在产业链条信息化方面,1/3左右的传统行业类的中小企业在供应链上有全流程追溯或者提供生产数据的要求,且产业链整体信息化程度较高,转型诉求较强。

在信息系统/平台方面,多数(80%)受访企业配备自身ERP系统,以自研及外购后改造为主,以适应自身需求。部分(30%)受访企业有布局MES系统的想法或者正在实施中,但大多数企业的系统相对比较初级,未结合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

在信息化应用与规范方面,90%受访企业没有使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企业生产深度融合的应用,且内部基本都没有设置信息化制度规范。

在信息化人才方面,受访企业中配置专门的信息化部门以及开发、运维方面专职人员不足20%,多数(80%)企业的信息化部门与生产设备部门混合在一起。企业普遍面临信息化人才“量和质”的缺口,且人才引进困难。

在信息网络安全方面,受访企业对于信息安全大多有基本部署,少数(20%)企业对信息安全要求比较严格,极少数(10%)企业会根据用户需要升级信息网络。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乏力”原因分析企业数字化转型是通过数字化手段对企业生产经营全流程进行根本性变革,而数字原生程度低的传统行业中小企业将面临更多困难,包括推进时间长、选择路径多、前期投入大以及业务需求和IT需求相对碎片化、多样化,企业从数字化实施到数字化转型实现需要7~9年。相较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在人才、技术、资金等层面更为匮乏,这是不少中小企业“望而却步”的主要原因。

在思想上,数字化转型决心不坚定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中小企业认为数字化转型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对“是否马上启动”显得犹豫不决。大部分中小企业只是初步知道概念、有转型意愿,但对于为何开展、如何开展没有充分认识和准备。相较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通常缺乏成熟规范的流程,其发展往往取决于管理者的自身经验与能力。大多数小企业的管理者满足于企业现状,主动谋求企业转型升级的意愿并不强烈。整体来看,大部分受访企业对于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阶段缺乏了解或有理解偏差,意识不到企业转型发展的必要性和未来转型的必然性。

政策配套上,数字化转型推动机制不完善作为工信部支持创建的国家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广东率先出台了《广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1—2025年)》《广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若干政策措施》等文件,有力推动了企业数字化转型。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中小企业对政府力量、扶持政策等过度依赖,对数字化转型认识还停留在政府“要我转”,而不是“我要转”的被动转型层面,未能有效发挥市场机制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作用。调研结果显示,在出台政策密集、支持力度大的佛山,当地政府每年最高拨款2000万元开展佛山市“上云上平台”服务券奖补,本地工业企业最高可获50万元补贴,单个服务商的补贴金额不超过300万元,其中不少中小企业纯粹为了获得政府补贴进行“形式上的转型”。目前,广东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更多是政府主导的转型,政府补贴资金跟踪问效机制不健全,市场力量参与机制不完善。

在能力上,数字化转型基础条件不均衡数字化转型是一项持久、复杂的系统性工程,相较原生数字企业,传统企业需要新建或改造原有系统,搭建全新运维体系,转型升级范围覆盖企业计划、制造、运营、销售、职能支撑等各个方面,其资金投入量大且成效难以预期和评估,甚至部分投入可能成为沉没成本。在多种因素叠加形成的经济下行压力之下,许多中小企业不得不调低数字化转型的优先级,导致数字化转型投入不足以支撑其长远需求。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企业都没有使用5G网络,也没有布局5G的后续计划;物联网技术运用不足,大多数企业依赖本地式储存,数据上云较少;信息化应用创新不足,信息化人才相对匮乏。中小企业难以承担高额的投入,高昂的转型成本使其望而却步。

在方向上,数字化转型发展路径不清晰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不同行业对于数字化应用的需求和匹配度不尽相同。比如在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民营经济发达、制造门类齐全、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应用场景丰富的城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供给相对于其他省市具有明显优势。总体来看,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和方式差异较大,有些企业即使意识到了其重要性和紧迫性,但对于如何启动并系统推进仍缺乏明确的目标和规划,面对众多服务商建议的多种转型路径难以抉择,在战略导向、业务需求、系统改造和实施等层面难以达到统筹协同。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推进机制建设思路政府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模式分析为了更好地解决以上困境,我们通过对标先进国家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发现政府在初期往往起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按照参与度和施政方式,可分为“以政府为主导”和“政府+市场相结合”两种模式,其中政府行政主导机制如图1所示。

政府行政化主导推动机制

图1 行政化主动引导机制

行政主导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传导机制,主要是在宏观层面由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相关发展战略,在财政补贴、搭建平台、打造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上综合施策,以此降低企业数字化转型软硬件成本,并通过提供技术支撑、加强人才供给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成功转型。

“政府+市场”相结合机制

图2 “政府+市场”相结合机制

“政府+市场”的传导机制,主要是在宏观层面由政府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提供财政支持以及保护知识产权等,在微观机制上则主要依靠市场化手段,充分发挥市场趋利性,通过“政府+市场”共同打造示范区和产业集群、搭建服务体系和互联网平台等方式,有效解决转型中难点、痛点,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成功。“政府+市场”结合机制如图2所示。

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数字化转型推动机制建议●转变思维,摆脱路径“依赖性”,激发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应改变目前“单向出台补贴和优惠政策”的“惯性思维”,以创新性理念和思维打破原有路径依赖,紧紧把握数字经济导入和成长期时间窗口,以市场力量为主导,破除制约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障碍,依据各行业数字原生程度高低差异,通过采取“一行一策”,抓住行业数字化转型关键共性问题,找准行业数字化转型路径。可以利用“传播”效应,以各种行业协会、商会作为聚集和扩散的中间平台,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会、推介会等,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经验的分享交流,提高中小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认识和积极性,着力将参与数字化转型各类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和创新潜能充分释放出来。

●打造示范,发挥市场“趋利性”,增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信心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头部企业资金雄厚、资源丰富。龙头领军企业在搭建科技平台推动自身数字化发展外,还可将其数字化的技术力量与实践经验赋能中小企业,在市场化条件下实现利润,形成对上下游相关主体的支撑。中小企业多为大企业的配套供应商或服务商,在产业链中起到“中转站”的重要作用,有较强的灵活性。中小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与运营商、服务商结成生态共同体,适时引入新一代信息技术,以数字化手段提升生产效能,丰富服务类型;加强与龙头企业的协作配套,推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协同。政府可通过树立行业转型标杆、打造示范项目和示范园区的方式,有效发挥数字化转型“灯塔效应”,让中小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少“走弯路”、节省成本;利用“示范”效应,增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信心,激发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动能。

创新机制,实现政企“再升级”,为中小企业插上数字化“双翼”

数字化转型参与主体众多、产业链条向立体多维,数字经济生态系统上的企业也呈现复杂的竞合关系。应该抓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痛点、难点,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打通政府引导数字化转型存在的堵点、盲区。建立健全“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政策,根据产业类型和特点精准施策,通过政策创新试点逐步推广。同时,进一步完善数字技术行业应用标准,对数字技术相关产业进行规范和管理,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结合国家政策和区域实际,以税收优惠、专项基金、扶持资金池为牵引,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并加强相关资金绩效评价的科学性和及时性,力争投入和使用效率最大化。以政策引导激发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为突破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