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年轻人更关心的总是哪个外卖平台的优惠券多、送达时间短。但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却在社交媒体上直言:拥有一台大冰箱,才可称得上是住进了真正的“梦中情房”。
这股对冰箱的狂热看似来势汹汹,但从长远来看,我们真的需要大冰箱吗?
恐怕不会有人记得,某外卖企业两年前曾放出过如此豪言:“干掉冰箱,到家业务就成功了。”将目光转投当下——两年过去,人们对外卖的依赖虽然越发强烈,但家里放着一台大冰箱,也逐渐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安全感的重要来源。
有媒体报道,近段时间,京东、苏宁易购等多家电商平台上冰箱、冰柜的销售额都出现了显著的增长。中怡康(GfK)数据显示,2022年第15周全国线下冰柜品类销量同比增长19.9%,销售额同比增长29%;冰箱品类线下销售额则同比增长3.7%,销售额同比增长17.7%。
但实际上,这类大型家电此前已整体陷入销量增长的疲软期。有数据显示,诸如空调、洗衣机、彩电等品类近期的线上销量基本都是负增长。
也正因此,从一派颓势中突围而出的冰箱冰柜类商品,所取得的市场成绩就更显得不同凡响。
没有一个塞满食物的冰箱,生活就是不完整的。/微博@人间防抑郁指南 拥有一台双开门、大容量的冰箱,俨然已是许多人当下守护居家生活幸福感的刚需。
曾几何时,年轻人更关心的总是哪个外卖平台的优惠券多、送达时间短。但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却在社交媒体上直言:拥有一台大冰箱,才可称得上是住进了真正的“梦中情房”。
这股对冰箱的狂热看似来势汹汹,但从长远来看,我们真的需要大冰箱吗?
冰箱,现代生活的快乐源泉
作为一件家具,冰箱所具有的吸引力从不来自于它本身,而是那些装在它里面的东西——各种各样的食物。
虽然核心功能只有“制冷”这一项,但是冰箱却早已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我们已经很难想象,没有冰箱的生活。/图虫创意 学者汪民安曾将各种常见的家用电器作为文化理论分析的对象,集成一本随笔集《论家用电器》。其中,他就指出冰箱的发明“大规模地重塑了人们的饮食习惯、重塑了人们的身体”。
一些全新的饮食方式,在冰箱那不过几平米的空间里被创造出来,比如冷饮。在书中,汪民安将其定义为一种“冰箱加工的食物”,区别于拥有悠久历史的“火加工的食物”。
毕竟,一瓶常温的“快乐水”还不足以称得上“快乐水”。只有经过了冰箱充分冰镇后,“快乐水”的瓶身在被取出冰箱的一刹那,渗出的那一层薄薄的水雾,才真正点明了“快乐”的真谛。
冰镇“快乐水”,已经成为夏天的标配。/图虫创意 标准化生产下的各种速冻即食食品,也是专为冰箱而生的食物。如今,任何一个忙于“996”的现代打工人,即便忘记在家里囤方便面,冰箱里大概率也会有几盒各种口味的速冻饺子和速冻汤圆。
纵观整个食品市场,速冻食品行业早已成为其中不容小觑的一股增长力量。
2020年,中国速冻食品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272.89亿元,较去年增长了261.48亿元。据天猫数据统计,这一年的4月至11月期间,速冻食品在天猫平台上的销售量激增,比去年同期增长4倍之多,其中单月增幅最大的海鲜丸类速冻食品,达到的最高销量同比增长了2682.3%。
市场规模一路走高的速冻食品行业。/智研咨询 送货上门的网购,加上拆袋就能直接下锅的速冻食品,共同成就了以年轻人为消费主体的“懒经济”。天猫发布的《2019-2020国民口味》报告中,就将“懒人速食”列为2020年年度六大美食趋势之一。
而冰箱的存在,无疑就成为让年轻人顺利过上“懒生活”的必要保障。在这一趋势下,近年来速冻食品市场也水涨船高,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到2025年,中国速冻食品市场规模或将达到3500亿元之巨。
随着电商和物流的发展,各地的生鲜食物都能以最快的速度出现在各家各户的厨房里,冰箱得以成为精致厨男厨女的“百宝箱”,人们也逐渐习惯了“打开冰箱啥都有”的生活。
不同的冰箱里,也藏着人们不同的生活方式。/《拜托了冰箱》 2020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规模就已达到4584.9亿元,较2019年增长了64.0%。而根据艾瑞数据预测,未来生鲜电商还将持续高速增长的趋势,到2023年规模或将超过万亿元。
如今,“冰箱文化”深深地嵌入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对于许多现代人而言,一台稳稳立在厨房里的双开门冰箱,里边整整齐齐地码着各色新鲜的蔬菜肉蛋、酒水软饮,已经是生活不可缺少的秩序感与仪式感,也是每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里难以割舍的安全感。
冰爽的滋味,人类从未停止追寻
话说回来,冰箱在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动力之前,首先解决的其实是最基本的温饱问题。
千百年来,劳动人民逐渐摸索出了一套“囤货”的智慧。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这个“藏”字,就涵盖了埋藏、堆藏、封藏等以隔绝空气接触为原理的食物储存技术。如何让有限的食物最大程度地保存下来,维持过一整个没有收成的冬季,可谓是人们为了生存而与自然展开的一场斗争。
人们因地制宜,将特色鲜明的囤货方法流传下来。有将食物封坛隔氧储存的,最典型的就是东北菜的灵魂——大酸菜。为了防止食物霉变,还可以“祛水”为核心,用腌制、风干等方法制作腊肉、腊肠,成就街边一道独特的美食风景线。
不过腌制食物致癌风险较高,应避免频繁食用。/图虫创意 解决了一日三餐,要想进一步满足口腹之欲,还可以仰赖各种各样冰箱的“零科技版平替”。
早在《周礼》中,就有记载一种名为“冰鉴”的小型青铜器,由于造价不菲,因此只有王室才能使用。周代朝廷甚至还会专门设下“凌人”一职,每到冬天专门负责将天然结成的冰块取出储存,留待其他时节使用。
“挫糟冻饮,酎清凉些。华酌既陈,有琼浆些。”在战国时期,屈原在《招魂》中就写下了这句表达夏天喝“冻饮”爽快感受的诗句。
成熟的取冰和冷冻方法,不仅丰富了古代食物储存的历史,也打开了古人在饮食体验上的新大门——给诗人斟上一杯被冰镇过的玉液琼浆,绝对算得上是古代的“快乐水”了。
曹魏时期的权贵用上冰鉴,并不算难事。/《虎啸龙吟》 而到了社会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唐宋时期,这样的冰镇冷饮就已经不仅仅是达官贵人的专属享受了。
在宋人孟元老所著的《东京梦华录》中,就曾记录下当时的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的街市上满是各色冷饮铺的场景,卖的有“冰雪凉水荔枝膏”“沙糖绿豆”“水晶皂儿”“红菱沙角儿”“冰雪细料馉饳儿”,种类之丰富,和如今的奶茶店相比,都丝毫不落下风。
《甄嬛传》里,华妃一边吃着冰镇西瓜,身旁摆着大冰块消暑,宠妃待遇立刻拉满了。 回看今天,冰箱基本普及,它在家居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开始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期待。如今,人们对冰箱的要求已远非一盅“冻饮琼浆”,而是关乎更高的生活质量。
当代冰箱,越来越“骚”
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增长,作为生活刚需产品的冰箱已经不可避免地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有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冰箱(柜)百户拥有量已达101.8,甚至超出了每户一台的配置。单单从持有数量上看,冰箱市场可以说是基本饱和了。
要在这片沉静的市场中激起波澜,新的消费刺激点必不可少。这些年,消费升级的风刮了又刮,冰箱与冰箱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价格更是直线飞升。
据澎湃新闻报道,数据显示,在2021年前11个月,线下市场中10000元以上的冰箱产品零售额占比高达31.1%;而在线上电商平台,5000元以上的冰箱产品市场需求增长尤为突出。
冰箱消费的高端化已渐成趋势,而人们之所以愿意为越来越贵的冰箱买单,也不仅仅是为了一个“三开门”,而是各种各样的高端功能。
拥有一个大容量冰箱,是不少人的梦想。/图虫创意 各大冰箱品牌早已不满足于现有的制冷技术。针对保鲜这一项,他们陆续推出了净味、除菌、除病毒等新功能。真空保鲜、负离子除菌、银离子除菌……各种专业名词加持,让冰箱也变得越来越“内卷”。
去年4月,美的冰箱就在智慧新品战略发布会上展示了PST智能净化技术,还发布了《电冰箱净味除菌功能评级标准和实验方法》;容声推出了“冰鲜箱”系列,通过在冰箱内模拟光合作用,号称可以保持食物放在冰箱中继续生长7天的效果;海尔则针对母婴群体推出了全空间保鲜母婴冰箱,母乳、辅食都可以存放在专属密封区域内,避免细菌感染。
除此之外,各种智能功能的拓展,让冰箱再也不像从前那样“沉默”于厨房一角,而是在家里时时刷起存在感。
2021年卡萨帝推出的F+冰箱鉴赏家系列产品中,就包含一个名为“智能管家”的功能,不仅可以主动识别食材,还能主动给用户推荐健康菜谱、自动下单;美的旗下的高端冰箱品牌COLMO则是直接在冰箱里搭载了人工智脑i-Brain指挥系统,实现“AI营养主动管理”。
人脸识别、智慧大屏、体脂连接、远程控制……暂且不论这些看起来高级感十足的功能是否真的实用,但智能化的趋势,切实为冰箱带来了相当可观的增量市场。
冰箱更大了,我们会更幸福吗?
越来越智能的功能,自然也得配上越来越宽敞的空间。多次迭代之下,双开门已然是时代的眼泪,三开门、十字对开门等更大容量、更多分区的豪华冰箱渐成主流。
据《财经天下》周刊报道,2022年以来苏宁易购上高端冰箱、冰柜销量增长超过70%,在各类智能功能之外,“小体积、大容量”的冰箱尤其受到追捧。
虽说只要家够大,冰箱的容积自然可以没有上限,但面对一个足以装得下两三个月存货的大冰箱时,还是有人在心底里闪过一丝怀疑: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大的冰箱吗?
如果不是长期居家,这么多存货真的能吃完吗?/图虫创意 实际上,冰箱所能带来的幸福感,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随着容量的增长而不断叠加。储存食物带来的满足,在达到某个峰值后,反而会开始递减。
也正因此,相比不断给冰箱扩容,如何有效地管理冰箱里的食物,才是人们需要真正思考的一门大学问。
在纪录片《堆积如山:中产阶级的“富足”》里,研究者探访了32户美国洛杉矶地区的中产阶级家庭。受访家庭平均每户拥有2-3个冰箱,在厨房之外,车库里往往还有一个专门用来储藏酒水饮料的冷冻柜。
堆满了冷冻半成品的冰箱,“富足”却毫不健康。/纪录片《堆积如山:中产阶级的“富足”》 然而,打开冰箱门,人们所看到的景象却又与“富足”二字大相径庭——冰箱里层层叠叠塞满了各种冷冻加工食品,高热量的比萨饼、炸鱼条、鸡块,以及成扎的果汁和汽水。
纪录片中许多受访者表示,之所以在冰箱里存了这么多速冻食物,就是为了压缩日常生活中做饭的时间,更多地集中精力应付工作。
这样朴实的理由,也让这个开展于21世纪初的人类学研究,直到今天依然能得到人们的共鸣。家里摆着偌大的一个冰箱,却只是塞满了用于饱腹的速冻饺子和辣椒酱,又何尝不是当下许多打工人所要面对的现实?
被速食填满的,不仅是冰箱,还有生活。/纪录片《堆积如山:中产阶级的“富足”》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们对冰箱的需求,的确也诚实地道出了关于生活状态的真相——当冰箱里塞满的只是便于储存与烹饪的加工食品,相比于便利生活的高科技产品,冰箱或许更像是一种病态的生活模式的“帮凶”。被填得满满当当的冰箱,此时所储存的也并非真正的“富足”,而是生活的忙碌与应付罢了。
我们真的需要大冰箱吗?其实,在现代人无数个奔波劳碌的平凡日子里,与其说人们想要的是一台拥有各种先进技术、容量可观的多开门大冰箱,不如坦诚地承认,每一个打工人真正需要的,其实是面对食物时能够细心储藏、仔细经营的秩序感。
用一样样新鲜的食材把冰箱填满,再一点点把它们变为餐桌上的美味。人们缺的或许从来不是大冰箱,而是把与冰箱有关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的耐心与时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