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WW)在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是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2022年2月,我国正式启动“东数西算”工程,规划建设8个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以及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经过一年多的发展,“东数西算”工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东数西算”工程是构建国家算力网的先导工程,它的终极目标是实现算力基础设施化。近日,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规划处处长郭明军在接受通信世界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2022年“东数西算”的发展重心在于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目前8个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东数西算”工程推进至今,算力调度应用实践有些落后于基础设施建设,下一步发展重心应该做相应调整,要更加关注如何构建跨区域算力调度、交易机制,将供给和需求联动起来,真正达到“东数西算”的效果。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因地施策,全国算力结构逐步优化

据了解,2022年前三季度,全国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新开工项目25个,在建数据中心规模达54万标准机架,算力超过每秒1350亿亿次浮点运算(相当于2700万台个人计算机算力之和),带动“新基建”领域有效投资超过1900亿元。从东西分布来看,西部地区数据中心占比稳步提高,全国算力结构逐步优化。

自8个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获批复以来,各地方政府高度重视枢纽节点建设任务,相继成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专班,并制定出台实施方案、专项规划和相关支持政策。郭明军介绍,贵州、甘肃、宁夏以及长三角等地区领导小组均由省级负责同志牵头挂帅;内蒙古节点建立厅际联席会议制度,从强化媒体宣传、举办高峰论坛、建立产业联盟、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绿色发展、强化产业集聚等方面重点开展工作。各节点地区积极谋划“东数西算”项目,多措并举,从资金、网络、电力、用地等方面加强要素保障。

其中,河北张家口集群、甘肃庆阳集群、宁夏中卫集群等地充分依托本地“风光资源”优势,重点推进数据中心“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设,保障数据中心绿电供应。为了更好地推进“东数西算”工程建设落地,各节点持续推出创新政策举措,例如,成都市政府正在研究制定《算力券管理办法》,探索以政府补贴的方式帮助中小微企业使用算力。根据初步设计,成都每年将发放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的“算力券”,用于支持算力中介服务机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和创客、科研机构、高校等算力需求主体使用国家超算成都中心、成都智算中心算力资源。

“8个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从建设规划阶段就有意形成东西联动、错位发展的格局,基于发展定位的不同,各节点的目标客户也有所不同。”郭明军具体分析称,“长三角地区侧重于打造高性能数据中心,粤港澳大湾区侧重于打造智算中心,目标客户主要是科研机构和科技型企业。甘肃、贵州等省份以安全为特色,当地数据中心对国家部委而言是进行数据备份更合适的选择。在当前建设阶段,各枢纽节点合作机构主要包括电信运营商、数据中心建设运营企业、能源企业、安全供应商、开展算力调度机制研究的高校和研究机构等,这方面各节点是存在共性的。”

挑战犹存,算力供需匹配成重点

“东数西算”不仅有助于打通我国东西部数字产业的“大动脉”,还将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目前,在推动“东西联动”方面,进展比较突出的有“浙江—宁夏”战略合作,拟在“东数西算”、产业互补、数据交易等领域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引导浙江省内企业将“冷数据”及相关计算业务向宁夏回族自治区布局,全面加强双方在产业、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合作,今年2月宁夏在浙“飞地”产业园已揭牌。同时,郑州高新区与甘肃庆阳市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拟通过构建“郑州—庆阳”算力通道及一体化调度平台,共同推动“庆阳—郑州高新区”城市算力网建设。

但不可忽视的是,面对更广域、更多方参与、更高品质要求下的数据流动和应用场景,现有算力在技术储备、工程建设水平、市场化等方面仍面临着大量挑战。郭明军认为,总体来看,当前东西跨域算力资源的流动暂时没有达到“东数西算”工程预期,主要存在两方面阻碍。一方面,东西部节点之间的网络传输能力差、时延高、带宽小、资费高,难以支撑大量数据的低时延传输需求,东部企业宁可承受高成本也不愿西迁。另一方面,实践中缺少有效的跨区域算力调度机制,算力交易结算及收益分配机制不完善,导致供需双方难以开展实质性合作。

在郭明军看来,“东数西算”工程推进中,要重视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的相互促进,加强与科教、金融、交通等算力需求旺盛的行业联动,依托行业算力网建设,把算力真正用起来,实现“算力入户”“算力入企”“算力入园”“算力入校”。

此外,郭明军强调,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8个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作为算力和数据汇聚点,成为网络攻击的重点对象,需要高度重视安全问题。他建议,算力产业发展过程中要注重信创产业培育,推进我国算力基础设施软硬件实现自主可控。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