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各地区可能的突发状况,以及国际环境带来的种种不确定因素,如何在不确定的世界中把握确定,成为现阶段中国家电企业增强应变能力,化解危机的着力点。

苦练内功 不动如磐

据长虹美菱方面的反馈,疫情以来,为了应对各地区可能的突发状况,公司逐渐形成了一套应对机制。长虹美菱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首先从采购环节,我们会根据市场的销售状况以及经销商的库存等,去做一个零售的预测,以此推断未来一段时间的销量,从而在采购环节做一些战略储备,以此疫情带来的供需波动。另外,在销售端,我们也号召经销商提前做一些储备,特别是在区域疫情爆发的初始,我们会与经销商沟通,提前做一些储备,避免疫情中或疫情一旦解封,消费者短期爆发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包括线上,在产品入仓时,我们也会综合考虑哪些地区承受的疫情压力较大,利用京东中心仓、卫星仓等类似布置,将货物进行分散式配置,这样即使一个地区爆发疫情,我们也可以协调资源配置,整体更加可控。”

该人士认为,从疫情防控两年来的经验看,国内疫情防控整体形式还不错,此次上海疫情爆发后,也有部分外溢至安徽省,但当地政府反应很迅速,以合肥为例,基本做到全民核酸,没有形成疫情在本地的扩散,因而企业生产所受影响并不大。他认为,如果各地区能够严格执行动态清零,大范围封控其实是可以避免地,这也有利于企业正常的生产供应。

在现有环境压力下,众多家电企业选择以创新捍卫市场。万和电气相关负责人提到,进入2022年,热水器行业活力仍未恢复,市场整体销售呈下滑状态,但万和的产品市占率反而出现了一定增长。“在严峻的行业环境中,一些小品牌是最先倒下的,他们让渡出的市场反而成为大品牌的机会。疫情以来,热水器行业头部品牌的集中度越来越高。”该人士提到,原材料的涨价摊薄了行业利润,对此万和采取了两种策略,一方面选择单品向中高端发展,通过改善销售结构减缓原材料对利润的压力,一方面根据年轻群体的消费需求变化,增加套系化选择空间,这样既可以提升单次成交金额,又有利于用户得到更好体验。此外,在企业组织架构上,万和也进行了调整,有助于企业运营效率的提升和管理成本下降。

西方不亮,东方亮

在家电内销市场整体不振的情况下,不少家电企业选择“另辟蹊径”开拓新增长空间。

以长虹美菱为例,年来公司不断加大商用冷链市场的投入,并取得不错的成绩。2021年,我国商用冷链的市场规模达到700余亿元,其年来的年复合增长率基本保持在10%以上。而政府对于冷链支持力度的加大,食品、农产品、药品在存储运输等环节的安全卫生需求,以及无人零售等新商业模式的出现,都客观上刺激了冷链产业的繁荣。2021年,在疫苗需求的刺激下,长虹美菱下属控股子公司中科美菱实现销售收入4.65亿元,同比增长24.77%,远超家用制冷产品增速。他们预期疫情结束后,随着餐饮酒店以及消费者购物信心的恢复,冷链产业还将再迎高速增长期。

再看美的,即使疫情期间,他们也没有停止多元化赛道的拓展。在收购合康新能进入新能源车领域后,美的再度出手收购万东医疗、菱王电梯,并完成对库卡的私有化进程,一个横跨家电、新能源车、智慧医疗、智慧建筑、智能工控的多元集团初现雏形,而最,美的工业技术又宣布收购武汉天腾动力55%的股权,标志着公司正式进入绿色两轮电动车出行领域。同样的还有海尔,在家电以外,其触角不断延伸至智能工控、生物医疗、集成电路等领域,此外还有海信布局智能医疗、智慧交通,康佳布局芯片半导体等产业,种种或横向或纵向的拓展,都成为企业在家电增量市场遭遇瓶颈期后,向“外”寻求新利润增长点的突围。

此外,除了内销市场的萎靡,2022年家电外销市场同样面临不少挑战,今年前2个月我国家电出口同比下降了5.9%。面对传统发达国家及地区外贸的萎缩,格兰仕一方面选择更深入地开发当地市场,加大自主品牌推广力度,一方面借助RCEP东风,深入东南亚等地布局,开拓新兴市场。格兰仕方面提到,RCEP加强了区域市场一体化,随着协议的生效,部分中国出口的家电产品在目的国进口关税降低,同时我国进口零部件、原材料的关税也有部分降低,比如产品出口到澳、新零关税,出口到东南亚等国从10%降到5%。而目的国进口关税的降低,会降低产品终端零售价,促进消费需求;而进口原材料、零部件关税的降低,也有利于增强我国产品同RCEP区域外的生产商的竞争优势。目前,格兰仕向RCEP国家出口的产品包括微波炉、烤箱、冰箱、洗衣机、小家电等,这些产品的出口额在格兰仕整体外贸营收中的占比已达10%,而未来随着东南亚等市场的需求增长,这一比例有望进一步扩大。此外,除了传统的OEM业务外,格兰仕在越南、韩国等国家也开始推广自主品牌,并在日本设立了研发中心,以海外研发来助力本土推广。格兰仕企业负责人认为,综合各种因素,今年中国家电出口不太可能继续保持去年的高增长,但中国制造、中国家电在全球仍是一块“金字招牌”,凭借着生产规模、供应链配套和较强的国际竞争能力,未来我们有望在保持扩大产业优势的基础上继续实现外贸的持续增长。

除了企业自身的努力,国家也注意到疫情下家电等制造行业的诸多困难,发布了一系列惠企纾困措施,如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加大制造业贷款投放力度,尤其是增加企业中长期贷款,纾解企业资金流压力;关注企业遭遇的物流“堵点”,4月中旬,交通运输部发布通知,要求各地要科学合理设置公路防疫检查点,严禁擅自阻断或关闭高速公路、普通公路,严禁防疫措施简单化、“一刀切”,保障物流的正常流通;同时,国家发布一系列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恢复的意见,鼓励各地政府结合自身财政状况促进家电绿色消费,以地方为主导的新一轮家电补贴和家电下乡工作正在展开……除了这些具体的意见和措施,3月25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则为我国经济发展与改革的方向确立了基调。意见明确提出要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规范不当竞争和市场干预等要求。而家电行业无疑也将从中得到利好,以其中的促进商品要素资源畅通流动为例,我们知道,劳动力是最重要的市场要素之一,但由于我国的户籍制度等限制措施,我国劳动力的流通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在经济发达地区,很多打工人难以落住脚。年来,即使家乡的工资相比沿海发达地区低,不少打工人也选择就地就业,可以与家人团聚,生活居住压力较小等环境成本,抵消了整体收入降低的经济成本。而包括家电行业在内的第二、第三产业一般都聚集在沿海发达地区,即使开出较高薪酬,也难以招到工人,容易发生所谓“用工荒”。一边是沿海发达地区企业高薪招工难,一边是劳动力富裕地区人均收入下降,这其实就是一对劳动力的相对不足和过剩之间的矛盾。而“统一大市场”的要义就是打破这种矛盾,在新一轮土地制度改革、土地资本化和自由流转、户籍制度改革等要素资源改革中,释放国内市场的新动能,让要素资源随需求运动,以区域间人均GDP的均衡,替代原来发展所追求的各地区GDP总量均衡。而这种社会系统的调整与衡,对于我国家电产业而言意味着新一轮的机遇和风口。(刘拓)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