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厨房空间的竞争,不再是厨电品牌之间的同行相争,而是引进了新的外来物种——预制菜。在疫情反复冲击人们的日常生活的背景下,人们开始思考防疫模式与饮食之间的关系。在疫情带来的健康风险以及禁足风险下,消费者对于便捷生活、安全食物的追求在不断攀升,预制菜成为了市场的香饽饽。而在此之前,随着单身经济的发展,个人消费者对预制菜的需求已经有所体现,并具有一定的市场基础,如今在两个因素的叠加下,预制菜行业迎来的爆发。
在今年春节,受疫情影响,不少年轻人选择就地过年。在除夕当夜,年轻人的年夜饭少了父母的操持,而选择通过购买预制菜来节省备菜的时间和功夫。商务部数据显示,2022全国网上年货节期间,预制菜销售额同比增长45.9%。从除夕到初二,预制菜成为每日优鲜最受欢迎品类,销售额增幅达2.8倍。叮咚买菜预制菜同比增长400%。
直击痛点
值得注意的是,预制菜的出现轻易攻克了厨房小家电以及各类智能厨电未能解决的使用痛点。尽管近年来厨房家电的智能化以及小家电的热潮为消费者设想了一个充满幸福感和仪式感的生活场景,但在具体使用的过程中,依然无法解决烹饪过程中的实际难题。
据了解普通人做饭的过程中,涉及买菜、洗菜、切菜、炒菜等流程,其中买菜、洗菜、切菜等“备菜”流程占据了一次烹饪中的绝大多数时间,全过程几乎要消耗三个小时,而成为阻碍当下都市年轻人群自己下厨的主要因素。
而预制菜,则是针对此痛点而为消费者提供的服务。所谓预制菜就是指已经在工厂洗好、切好、搭配好甚至已经做好了的菜式,采取冷冻或真空包装保存,消费者购买回来后只需加热就能食用。由于前期流程已经在工厂内完成,这大大地减少了菜式上桌的时间,而受到消费者和餐饮企业的欢迎。有餐饮从业人员表示,相比起传统的现切现炒模式,预制菜可以让餐厅的上菜速度提升10,进而提升翻台率,从而达到增收的目的。尽管预制菜的价格相比普通的原材料更加昂贵,但在效率的提升下,采用预制菜的企业的利润反而在提升。
而在个人消费者的角度来说,使用预制菜虽然增加了日常支出,但收获的却是更多的空闲时间以及更加健康的饮食方式,同时减少了因外出就餐而感染新冠的风险。尤其是热爱下厨做饭的消费者,更加能够体会预制菜的便利。
艾媒咨询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中国预制菜品牌百强榜》显示,2023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到5156亿元。预制菜C端用户中超过八成用户年龄位于22—40岁,近六成为女性用户。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青年是预制菜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顾客已经形成每周购买预制菜产品的习惯,发展潜力巨大。包括罐头食品、速食食品、自热火锅、自热米饭等品类,都被艾媒咨询纳入了预制菜的名下。
预制菜的火爆证明,要打入年轻消费者市场,需要的是让产品和服务更加切合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当代的年轻消费者并非不愿意自己下厨烹饪,而是不愿意在备菜上耗费功夫。相同这个逻辑,厨房家电所构想的美好生活场景,才有了落地的逻辑。
合作胜于敌对
尽管预制菜来势汹汹,但对于厨电行业来说,预制菜行业并非是敌人,而是身后的配套资源方,通过与预制菜企业合作,或许才是更有利的方式。当前的智慧厨房,在烹饪功能上已经进化得十分全面,日常用到的烹饪方式已经发展到极致,在提升功能已经难以吸引消费者。
那么,厨电企业所能做的就是提升消费者在厨房中的体验,这让厨房一体化、场景化成为潮流。然而厨房内部的一体化犹如空中楼阁,尽管彼此之间的联动能够提升效率,但最耗时的流程依然存在,这需要通过打通外部资源,形成一整套能够自行运作的生态体系。
在新时代,每一个行业都不是孤立无援的,就如同一款产品的诞生,中间经历的是数不清的供应商,因此在进入智慧时代后,厨电企业由硬件制造商向服务商转变,为用户提供售前以及使用过程中的解决方案。其中在用户使用中的重要一环,就是预制菜的供应。比如冰箱,能够在冰箱内部食材耗尽时指引用户在平台上购买预制菜填补食材库存……
厨电企业需要转变思维,用体系化、生态化的思维去思考物联网,改变过去孤军奋战的姿态,转而向外界寻求合作,才得以完成整个产业的升级。对于厨电行业来说,预制菜市场的成熟,将会加快厨电行业进入物联网时代的步伐,强强联合下,一个全新的时代就会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