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看AMR赛道或智能机器人赛道时,更加看重创始人能不能对于行业问题有深刻认知。我们喜欢的是创始人能够基于对行业问题深刻的认知和对机器人技术的深刻认知,重新创造一款产品,而不是在原有的机器人上改装。原因在于改装或拼凑并不能很好解决行业的问题,吻合行业中的痛点和需求。“4月27日,线性资本董事总经理黄松延在捷象灵越融资发布会上对澎湃新闻表示。
黄松延认为,AMR赛道的创业公司壁垒就在于对行业的认知,“因为重新设计一款产品要求非常非常高。比如四大家族设计的工业机器人为什么设计成六轴?这是非常值得回过头来思考的问题,因为基于行业场景的需求,六轴才能解空间中所有的问题。”
秉持这样的思路,黄松延投中了“新一代叉车AMR”制造商捷象灵越。捷象灵越于近日宣布完成近亿元天使轮及Pre-A轮融资。其中,天使轮由红杉中国种子基金、联想之星、创新工场联合投资;Pre-A轮则由线性资本、挑战者资本联合投资,老股东红杉种子基金、联想之星跟投。
这个“新一代叉车AMR”即指基于当下的场景和技术重新为叉车写定义。比如既然是无人叉车,那就不再以“人”为设计中心来操作叉车,而是以“货物”为核心,让货物自主移动,去强调机器人与货物的整体性、安全性。
具体而言,“传统无人叉车通常通过在人工叉车本体加装传感器、控制系统来实现自动化,而人工叉车早期设计思路都是以人为本,其性能的不足都是依靠人强大的感知和决策能力来弥补。那么如果直接改装,人工叉车本身的不足反而会被放大,其在空载,尤其是满载状态下,因为本体的形态限制,叉车AGV就有一部分视野盲区,在作业时会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同时,舵轮的驱动方式也使得叉车的转弯直径较大,通常是两倍的车长,其灵活性也受限。我们要从底层重新思考叉车,重构叉车形态。”捷象灵越CEO吕峰介绍道。
总结来说,捷象灵越3.0版本的叉车AMR目标即在于在四大维度上升级:无盲区,更灵活,更安全,更稳定。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此项升级有一个前提,即以无人叉车为核心基础思考。这背后反映了行业人士对制造业变化怎样的感受呢?
“根据我们这几年对智慧物流机器人市场的观察,我们会发现人工成本不断在提升,用工荒现在不是停留在嘴上谈谈的话题,很多企业老板都正面临这样实际的问题。“吕峰对澎湃新闻表示。
根据2019年《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数据显示,全国的劳动力结构正在发生巨变,最明显的体现便是:大量的第二产业(工业)从业人员,转向第三产业(服务业)。工业界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用工荒”。新冠疫情的延烧,也给制造业生产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2021年12月底,工信部等十五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实现翻番。中国移动机器人(AGV/AMR)产业联盟披露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市场企业整体销售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AGV/AMR)72000台,较2020年增长75.61%,市场销售额达到126亿元(海外销售25亿元),同比增长64%。而无人叉车机器人在整个行业的市场渗透率仍不足1%。
“物流保供是生产制造的血液。生产制造中用于储存、装卸、等待加工和输送的时间占比达75%,生产制造过程中物流成本占生产成本的比重将近3成。疫情的催化,人工成本逐年升高,小批量、多批次的柔性生产需求,以及数字化、智能化、重塑物流环节等三大趋势正在加速物流自动化,行业拐点已经到来。生产企业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寄希望于自动化解决方案,辅助人力,缓解用工荒,确保经济要素循环畅通。长期来看保供一直都会是重点。中国智能物流市场及全球物流的市场规模也在逐年高速攀升。”吕峰说道。对于行业拐点,创新工场执行董事任博冰在分享创新工场选项目的方法论时也有提及,“第一,我们会做方向预判,这主要围绕Deep Tech 各个领域的前沿技术可能带来拐点性机会和产品化落地机会做预判。捷象灵越就是在2018年以前看到了未来AI机器人在物流自动化场景中的机会,然后开始去寻找孵化项目具体产品的方向。“
”第二,在选人方面我们会围绕这个领域寻找有潜力的优质CEO人选,去做准确画像并广泛沟通交流,最后评判这里面谁是比较合适的CEO。最后,在创业者面临做新产品时如何将新技术交叉落地,如何管好现金流和带好团队时,帮助前沿科技类的创业者跨过技术商业化的‘死亡谷’。“ 任博冰继续说道。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表示,智慧物流在新冠延烧下进入到落地爆发元年。作为托底民生、保障生产要素流动的“基建型”产业,物流运输行业急需通过AI、自动化等平台技术,往智慧化运营转型升级。澎湃新闻记者 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