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冰箱行业在疫情下再度显示出市场的韧性。


(资料图)

奥维数据显示,去年12月27日至今年12月4日,在线上,家电全品类零售量同比下滑7%左右,零售额同比下滑不足1%。但是在冰箱市场方面,线上冰箱零售量同比增长约1.7%,零售额同比增长1.6%左右。线上冷柜零售量同比增长17%左右,零售额同比增长14%左右。

在线下,家电全品类零售量同比下滑约27%,近三成。零售额同比下滑约19%,近2成。冰箱市场方面,冰箱零售量同比下滑24%,零售额同比下滑近15%。冷柜零售量同比下滑12%左右,零售额同比下滑5%左右。

与此同时,由于在2022年疫情囤货需求大涨,今年上半年还出现过冰箱的“囤积”热潮,拉动冰箱的销量。这也是冰箱今年销售下滑远低于其他大家电的原因。

不过,冰箱市场销量虽然韧性十足,但是冰箱行业需要破局存量市场的问题依然不变。

“囤货热”难带冰箱破局

“像冰箱这种传统家电产品,增长有限。”这是家电业内人士对今年冰箱行业的评价。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冰箱(柜)百户拥有量全面破百,其中城镇市场为103.1,农村市场为100.1,全国整体为101.8。这说明冰箱、冷柜市场早已全面进入存量市场。换新过程中,规模将保持稳健发展态势,但增长空间不足。

规模红利的缩窄,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利润红利的消散。尤其是“囤货热”过去之后的冰箱低端市场。

“内耗,打价格战,品牌都没有原则地乱搞。” 一位中小品牌厂家的营销负责人的话,或许揭开了冰箱中低端市场的无序与混乱。

“做地多亏地多!”另一位冰箱厂家营销人员无奈叹道。

这一点从冰箱的价格也可以看出来,当家电全行业的线上均价向上走时,冰箱、冷柜的线上均价却在下滑。去年12月27日至今年12月4日,线上家电全品类均价同比提升6.97%。同一时期,线上冰箱均价达2346元,同比下滑2元。线上冷柜均价为1161元,同比下滑33元。薄利多销,已经成为冰箱市场的常态。

而在高端市场,竞争也同样激烈。数据显示,今年1-9月, 400L以上冰箱线上零售量占比,从去年的31.7%,提升至今年的35.7%。1-9月400L以上冰箱线下零售量占比,从去年的56.6%,提升至今年的58.4%。另外,冰箱行业的马太效应也十分明显,海尔、美的、海信、美菱四大品牌与其他品牌的市占比相差较大,四家总共占据了55.54%的市场份额。

有行业人士分析称,虽然今年上半年的“囤货热”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冰箱的销量,不过其带来的动力却仍略显不足,而且不会长期延续。未来冰箱行业的增量,关键仍然会是“以旧换新”,如何打造出差异化产品,真真正正地解决消费者痛点,挖掘出消费者的隐性需求,将会成为冰箱在下半场破局的关键。

突围将继续成为2023年的主旋律

在存量市场的环境威胁下,如何破局,为冰箱行业再度带来销量的稳定增长,成为冰箱企业的共同目标。不过,冰箱企业的尝试至今还未能说得上是成功。

比如在智能家居风潮下,不少企业也在自家冰箱上加上了新潮的屏幕,在广告塑造出来的理想生活状态中,可以实时查看大厨的菜谱,也会有营养师会根据你的身体状况定制专门的一日三餐,可以实时查看冰箱内食材,方便对食材进行管理……不过,从消费者反映来看,带屏冰箱屏幕更多的作用,却是用来看广告。去年9月份,就有消费者在网上吐槽,称自家某品牌的带屏冰箱一直推送广告信息,十分烦人,感觉像是花了大价钱却买回来一个大屏幕的广告机。

又比如,冰箱企业在保鲜技术上的突破也一直未见明显的成效。众多企业围绕保鲜技术仍然是“新瓶旧酒”的花样翻新炒概念,从保鲜时间的长短,到保鲜除异味,再到立体保鲜,以及零度保鲜、真空保鲜、有氧保鲜、微冻保鲜等等,层出不穷。有业内人士提出这样的质疑:这些到底是用户真实需要的保鲜,还是企业自我炒作的保鲜?

实际上,冰箱企业在突破升级的同时,可能还需要考虑一下当下主流的年轻消费者的需求。据《2022年轻人报告》显示,“空间小”、“收纳难”、“食物串味”是当前年轻消费者最为困扰的三大冰箱问题,其中,有超过6成年轻人表示自己需要更多冷藏/冷冻空间,有近4成的人表示想更换容量更大的冰箱;在冰箱功能点中,容量大、保鲜强、无异味则是他们所最看重的。

除了食物的储存需求外,像药材、化妆品、红酒等贵重物品,同样有在特定温度下储存的必要。对于这部分消费者而言,如果冰箱能有一个专门用来储存贵重物品的区域,那无疑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卖点;另一方面,也有行业人士表示,冰箱升级还可以从家装方面入手,比如自由式嵌入冰箱等等,通过在前装市场发力,更好地抢占用户心智。

家电网主编李韬认为,长期以来,冰箱市场竞争都会出现新情况,市场的经营都会收获新的意外。对于冰箱企业来说,当家庭的专业、分级储鲜消费需求出现,当冰箱与家居家装一体化融合等势头正火、热点不断,厂商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牢牢把握消费者的生活方式、生活追求变化方向,靠自己的专业化产品、系统化方案、多样化渠道,以及科技化手段去创造新的可能。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