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26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左宇坤)自ChatGPT搅动一池春水起,各种多模态、大模型等相关技术在近日不断涌现,也让“人工智能如何引领新产业革命”再度引发广泛关注。

3月25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上,多位业内人士对这一热议主题进行探讨。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上发言。 主办方供图


【资料图】

“第四次工业革命涉及到各方面的技术,大家一直在讨论人工智能是不是其中的核心,现在可以当之无愧地说人工智能是引领技术。”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认为,ChatGPT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它真正实现了关键性的技术突破。

但薛澜提到,现在很多人工智能领域等的数字技术突破,一开始就传播得非常快,比如ChatGPT推出之后一个月就有上亿人在用,发展过程大大压缩,在短时间内分析潜在风险可能比较困难。

在他看来,这类人工智能技术需要考虑四方面风险:首先是技术上的,透明性有限、可解释性比较差,技术不够稳定,还有可能蕴含潜在的偏见;第二是经济上的,包括垄断的风险、对就业、利润分配的影响等;第三是社会风险,比如学术诚信问题;最后是政治风险,潜在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需要考虑其对社会产生的具体影响。

这便涉及到人工智能的治理问题。薛澜认为,要坚持“两个轮子同步推进”,一个是发展的轮子、一个是规制的轮子。争取在发展中不断引导、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健康发展。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中心主任曾毅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上发言。 主办方供图

“人工智能的治理绝对不是约束人工智能的发展,没有治理的人工智能将会野蛮生长。”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中心主任曾毅表示,社会需要的是能够稳健、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人工智能,这是全球开展人工智能治理的目的。

曾毅介绍,经过四到五年的探索,中国的人工智能发展已经初步建立了自己的体系,从数据、算法、平台和应用方面进行发展和治理的均衡。在伦理治理原则方面,在总体发展规划的指导下进行软性约束;在标准规范方面,开始进行深入的技术融合,但保底线还是法律。

放眼未来,薛澜认为,应该保持乐观的态度去拥抱ChatGPT和其它人工智能技术。“人类社会经历这么多年的发展,技术进步是重要的推动力,人类社会从中受益无穷,我想人工智能也是一样。”

“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是作为赋能性的技术赋能于全球可持续发展,所以在治理的愿景上我们讲的也是发展。”曾毅也提到,除了健康、教育的领域,关于人工智能如何赋能生物多样性保护,赋能减贫等,也是全球都应更加关心的议题。

他表示,现在的人工智能,只是看似智能信息处理的工具,但像日本的人工智能原则当中提到,未来的人工智能可能会成为社会的准成员或者是成员。

“我们希望未来的人工智能是什么样子的?如果有一天它真的成为社会成员、道德主体,我们希望它不仅能从中国的文化当中去吸取精华成为一个君子,也希望它还要从英国的文化当中去学习成为一名绅士。”曾毅说,未来的人工智能,我们希望他吸取的是人类的文化和价值观共通的精华。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