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美凯龙,高端电器第一渠道。

这两个风马不相及的事物,却因为红星美凯龙“一厢情愿”单相思的经营策略突破,而被直接推到了一起。虽然让很多业内人士看着“莫名其妙”,却也释放出家电产业转型时期“各种投机者层出不穷”这一正常的商业现象。

据悉,红星美凯龙不只是在2021年便放出豪言,要成为高端电器第一渠道;同时还在2022年初邀请来一些中外家电品牌为自己在“高端电器”零售市场上“摘桃”加油助威。

不过,在家电圈看来,作为家居建材大卖场的红星美凯龙,突然“无中生有”想在高端电器零售市场“抢食吃”,并不是看到了高端电器消费向家居大卖场转移,而是“另有隐情”。

一是,看到中国家电产业正从大规模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趋势,更看到了消费升级通道下用户购买能力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二是,红星美凯龙自身在家居建材主营业务上的增长乏力遭遇天花板,同时过去多年在房地产、金融等新业务上的拓展不力,还是希望回归“收租金赚差价”的贸易商路上;三是,借助这几年高端家电市场发展的热潮,也帮助提升红星美凯龙卖场形象和地位。对于红星美凯龙这一家居大卖场来说,推高卖精也是未来必须要走的经营转型路。

虽然高端电器这几年在中国市场上,蛋糕不断做大,而且热度也很高。特别是在卡萨帝效应之下,出现了美的COLMO、海信璀璨等本土化新品牌,并带动了三星、松下、惠而浦、索尼、东芝、日立、博世西门子等一大批外资品牌重新加码中国。但是,在家电圈看来,红星美凯龙想要成为高端电器的第一渠道,却面临着“内功不足、专业欠缺,以及想象力匮乏”等诸多挑战。

都说“不能将时代发展变革的趋势,当作企业发展和竞争的差异化实力”。如今,对于红星美凯龙来说,同样不能将家电企业纷纷抢夺前置渠道、布局家居建材大卖场,这一行业趋势作为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

对于家电企业来说,最几年探索并布局前置渠道,主要是看到了家电消费的一个全新变化:套系化和全屋化,所以希望将过去原本只是硬件的家电,作为家居家装的模块和解决方案,借鉴家居大卖场台展示,从而逐步推动套系化、全屋化家电解决方案的市场化落地。也就是说,家电企业并不是希望将家居大卖场当作京东、天猫那样的零售渠道,多一个网点,多卖一些货。

由此对于红星美凯龙而言,这些年作为家居建材行业的“苏宁和国美”,为用户提供的就是一个集合了大量家居建材企业和品牌的“撮合交易台”,就是一家靠收租金和摊位费的贸易商,终端的商品零售推广主要依靠的还是各个家居建材商门店的老板或导购员。

在这种局面下,红星美凯龙只是瞄准“高端电器”的卖货,不只是商业定位和格局低了,而且也没有与家电企业的战略变革同步。一是:当前众多家电企业进驻家居大卖场,并不是要卖高端高价的家电单品,实现销售网点的数量化扩容,而是要卖套系家电和全屋家电解决方案,希望可以与家居建材形成场景联动,共同经营新装修等优质客户。

二是:高端家电本质上还是硬件,属于标准品,而家居建材则属于非标品,前者对于一直靠卖非标品并收取高额门店费用的红星美凯龙来说,单从费用率的角度其实很难满足其心理点位。更重要的是,标准类的高端家电,如今在销售渠道众多的背景下,红星美凯龙并没有价格上的竞争优势,一旦无法形成规模就很难支撑家电企业在红星美凯龙的专柜化经营。

从当年的苏宁、国美,到如今的京东、天猫,对于中国家庭的众多用户来说,买家电的专业,一直是无法撼动的门槛。红星美凯龙这些年来在家居建材行业的专业化标签,同样也是其它渠道商家无法撼动的优势。在这种局面下,卖建材的红星美凯龙跨界进军家电零售,而且还要成为高端电器第一渠道,虽然胃口不小、野心不小,却都要面对一个同样的问题: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同

现阶段,除了专业的问题,红星美凯龙作为家电零售行业的“后来者”,还要面对一个颇为现实而残酷的考验,那就是竞争力。面对现有的线上、线下家电零售渠道,就家电单品的竞争力来看,就存在一个价格竞争的隐形门槛。红星美凯龙能不能从家电企业拿到优厚的价格政策,又是不是敢于在高端家电零售市场上亮剑竞争。要知道,当年京东在家电零售渠道的崛起,正是与当时的行业第一渠道苏宁展开正面的价格竞争,再凭借自身的一系列差异化优势实现快速崛起。

不可否认。从一开始就完全开放竞争的家电市场上,阶段商业机会总是交替出现,所以从来不缺少鲶鱼,从来更不缺乏投机者。所以,如果红星美凯龙,在高端电器零售市场上,只是阶段“摘桃”,并不是真正在这一领域“长期奋战”持续投入和深耕。上述担忧,则是多余了。(孔余)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