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WW)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国家进入新发展阶段,电信运营商在积极投身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同时,加大5G、算力网络、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推进自身的数字化转型。近日,三大运营商相继公布了2021年财报,3家营收增速均创近年来新高,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的营收更是实现了双位数增长;利润规模稳步提升,盈利能力保持稳中有进。面向数字经济发展的新“蓝海”,运营商积极探索企业创新转型发展之路,中国移动锚定“世界一流科技创新公司”的新定位,加快推进“数智化转型”;中国电信持续深化“云改数转”战略,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国联通围绕新赛道、新战略、新定位,积极推动公司发展质量新跃升,探索电信运营商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创新转型之路。

总体业绩保持优良

创收能力再创新高

2021年以来,伴随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行业价值逐步回归,运营商收入保持快速增长。从具体数值来看,中国移动营运收入达到8483亿元,同比增长10.1%,创近10年新高;通信服务收入为7514亿元,同比增长8%,增速重回行业第一。中国电信营运收入达到4396亿元,同比增长11.7%;通信服务收入为4028亿元,同比增长7.8%,继续保持稳健的增长态势。中国联通营运收入达到3279亿元,同比增长7.9%;通信服务收入为2962亿元,同比增长7.4%,增速虽然略逊于另外两家,但仍然保持较高水平。从收入增长来源看,3家收入的增长是传统业务“企稳回升”和转型业务“快速增长”下“双轮驱动”的结果,稳定的传统业务成为转型发展的压舱石,快速增长的转型业务成为转型发展的新引擎。三大运营商2017—2021年收入对比如图1所示。

图1 三大运营商2017—2021年收入及增速对比

盈利能力稳中有增

2021年三大运营商EBITDA规模均创新高,中国移动增幅最大为9.1%,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分别增长4.2%和2.5%;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EBITDA率略有下降,中国移动保持微增,依然拥有全行业最高的毛利水平,EBITDA率达到41.4%。在净利润方面,三大运营商净利润规模均实现快速增长,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实现了双位数增长,中国移动也实现了7.7%的增长,虽然未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但逐步进入上升通道;从净利润率来看,中国移动略有下降,但继续保持行业领先,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随着财务状况的改善,净利润率水平进一步提升,但与中国移动依然有差距。三大运营商2017—2021年EBITDA及净利润对比情况如图2所示。

图2 三大运营商2017—2021年EBITDA及净利润对比

运营表现持续稳健

连接规模由人及物拓展新空间

“十四五”开局以来,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步消退,个人市场连接已经进入存量竞争时代,家庭市场虽然继续增长但空间有限,而政企市场面向千行百业的物联网和政企接入成为未来连接增长的新方向。从三大运营商连接规模来看,截至2021年底,中国移动连接规模突破22亿,中国电信达8.4亿,中国联通为7.2亿(如图3所示)。

图3 三大运营商连接规模对比

个人市场:量值双升,5G带动价值回归

2021年三大运营商逐步走出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用户规模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中国电信增长最多,新增用户超过2000万户,但在整个行业用户空间几近饱和的背景下,未来用户增长将主要是存量用户争夺的“零和博弈”状态,未来个人连接将趋于稳定。从5G用户来看,随着三大运营商持续加快用户迁移,5G套餐用户快速增长,中国移动依然保持5G用户规模的领先,但份额低于总体用户份额(如图4所示)。

图4 三大运营商近年全网用户和5G套餐用户规模对比

从移动ARPU值变化对比来看,三大运营商ARPU值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主要得益于5G用户迁移对用户价值的拉动,也体现出了5G对行业价值的提升作用(如图5所示)。

图5 三大运营商2017—2021年移动用户ARPU变化对比

家庭市场:规模持续增长,ARPU值稳步提升

三大运营商在2021年均实现了家宽用户规模的持续增长,中国移动达到2.18亿户,中国电信达到1.70亿户,中国联通达到0.95亿户。中国移动在家庭市场仍保持较快发展势头,家宽客户份额第一的地位持续稳固,中国电信千兆宽带用户占比则达到7%。随着HDICT生态的持续完善,三大运营商的家宽综合ARPU稳步提升,中国移动家宽综合ARPU提升到39.8元,同比增长5.6%;中国电信宽带综合ARPU提升到45.9元,较2020年下半年提升3.4%,智慧家庭价值贡献显著提升;中国联通宽带接入ARPU略有下降,但智慧家庭收入稳步提升。三大运营商2021年家宽用户及ARPU对比情况如图6所示。

图6 三大运营商2017—2021年家庭宽带用户及ARPU发展情况

政企市场:规模驱动增长,打造新连接增长极

三大运营商在政企市场持续拓展新空间,物联网用户规模稳步提升,成为公司连接规模增长的重要渠道。截至2021年底,三大运营商物联网连接规模已经超过个人连接之和,中国移动物联网连接规模持续保持领先,总规模接近10.5亿(如图7所示)。

图7 三大运营商2017—2021年物联网用户及收入发展情况

面向千行百业,三大运营商积极打造标杆投身经济社会数智化转型,带动连接规模进一步增长。中国移动政企客户规模突破1883万家,龙头示范项目200个,签约高品质“商品房”超2800个,首发5G专网,拓展专网项目1590个,多行业进入规模复制阶段;中国电信行业客户数超1000万,重点垂直行业打造约200个标杆项目,广泛复制5G to B场景;中国联通产业互联网创新业务快速增长,成为推动联通收入增长的“第一引擎”。

算力基础由表及里持续完善

随着国家“东数西算”工程的推进,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8个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及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开始规划建设。三大运营商积极响应政策号召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加快在算力网络领域的布局,中国移动机架规模突破41万架,云服务器突破66万台;中国电信机架规模突破47万架,算力规模达到2.1EFLOPS;中国联通机架规模突破30万架。

从2021年公布的年报数据来看,中国电信IDC收入突破316亿元,中国移动达到216亿元,围绕算力基础设施的收入得到快速增长。从云收入来看,随着3家云产品数量的不断丰富,中国电信的天翼云收入达到279亿元,增长102%,处于电信行业领先位置;中国移动的移动云收入规模达242亿元,其中行业云192亿元,增速领跑行业;中国联通云收入达到163亿元。三大运营商IDC和云收入对比情况如图8所示。

图8 三大运营商近年IDC及云计算收入对比

科技创新由外而内加速布局

“十四五”开局以来,随着国家科技创新自立自强政策的提出,三大运营商越来越重视内部科技创新作用的发挥,不断加大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和布局,中国移动提出了“创世界一流信息服务科技公司”的新定位,持续健全“一体四环”科技创新体系,研发人员近1.4万;中国电信积极完善“R-D-O”的科技创新布局,打造未来发展核心竞争能力,强化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应用推广;中国联通加强资源整合、能力贯通的一体化发展,科技创新人员占比达到22%,专利授权数增长120%。从2021年年报公布数据来看,中国移动全年研发投入突破186亿元,占营运收入比重达到2.2%;中国电信研发费用增长52.6%,达到34亿元;中国联通研发费用增长61.7%。

启航数字经济“新蓝海”

夯实万物互联基础

连接是运营商转型发展之根本,连接规模增长动力已经从个人市场向政企市场切换,并实现“物超人”。个人连接规模为企业转型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成为转型发展的压舱石;面向千行百业的政企市场,如何连接更广意义上的“物”正成为新的发展方向。随着连接从规模发展向价值经营转变,连接的广度和深度正在进一步深化,连接的价值和内涵也在进一步拓宽。面向未来广阔的数字经济“新蓝海”,运营商只有夯实万物互联的基础,厚植连接规模的根基,才能夯实企业转型发展的基础动能。

筑牢算力网络底座

如果连接是转型发展之根本,那么算力就是企业转型发展的底座。随着国家“东数西算”工程的持续推进,运营商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构筑起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算力网络架构,助力经济社会数智化转型升级。随着算网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算力规模的持续提升,算力商业模式亟需从IDC、云等算力基础服务提供向品类更加丰富的算力智能服务转变。面向经济社会数智化转型,运营商只有持续完善算力网络,做厚算力底座,才能为企业转型发展注入新型动能。

激发科技创新动能

推动企业发展的要素除了传统的劳动力和资本之外,科技创新和数据要素的作用日益增强,不同于传统劳动力和资本要素的边际贡献递减,科技创新和数据要素的边际贡献将呈现出新的特点,创新正成为驱动公司转型发展的重要动能,持续推动运营商向着内涵式的转型路径发展。科技创新的根本是人的创新,一切发展都是人的发展。面向数字化转型发展,既要关注网络的数字化转型,更要关注人的数字化转型,科技创新、资本运作和数据要素作用的发挥,归根结底是人要在其中发挥好组织作用,构建好机制以充分激发人才活力,这才能为企业转型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原始动能。

“十四五”时期,随着数字经济持续做强做优做大,电信运营商进入全新发展阶段,只有持续夯实万物互联基础,打造“连接飞轮”为转型发展注入基础动能;构筑算力网络底座,打造“算力飞轮”为转型发展提供新型动能;激发科技创新动能,打造“科技飞轮”为转型发展提供原始动能。只有形成相互促进的闭环动能系统,才能助力企业转型之舟驶向更为广阔的数字经济“新蓝海”。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