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WW)睡在可可西里无人区的时候,人会对微小的声响格外敏感。比如此时,一只产仔路上的母藏羚羊正路过我的帐篷。天光里,它的侧影悠然又肃穆,仿佛是沿着自然划定的无形轨迹走去,直到和广远天地融为一体。
正是这样的寂静,让我接起电话时情不自禁地压低了声音。身在保护站的同事兴奋地告知,藏羚羊们的身影已经实时显示在了观测平台上,或许在餐后散步,又或许在寻觅今夜的入眠地。随即他又感叹,能通过一方屏幕看它们享受宁静的时光,这样真好。
(资料图)
我本就澎湃的心被搅得更没了睡意。
身往“禁区”的理由
现场工作者们的帐篷依次扎在青海可可西里腹地,卓乃湖周边。位列境内最大的无人区,可可西里无疑是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植物资源最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卓乃湖更是被称为“藏羚羊大产房”,是保护藏羚羊的重要观测点和中继点。每年5至7月,数万头雌性藏羚羊都会经长途迁徙来到湖周边集中产仔,完成周而复始的生命循环。而我们尽管分别来自青海移动、中国铁塔、中兴通讯,却都是为了同一群生灵跋涉千里,带着数字技术前来加入“高原精灵”守护者队伍的。
今天是5月的最后一天,卓乃湖5G信号正式开通的日子。那感觉于我不太像交付了一项工作,更像成就了一个近乎神圣的使命。想及此,我索性披上外套,缓步走出帐篷远望。因着暮色的勾勒,这块土地显得格外静谧祥和。
实际上,夏天的可可西里迷人却极度危险,正所谓“野生动物的天堂”也是“人类的禁区”。临行前,当地有经验的前辈再三告诫我们,除却高寒、大风、缺氧、冻土这些极端状况外,这里还是一片泥泞不堪的沼泽地。“你们要来,就得做好各种意义上的准备。”他总结说。
很快,我们就在前往卓乃湖的路上有了亲身体会。风雪肆虐、路况艰险,解放车和应急车数次陷入泥潭,不得不用绞盘拉、拿铁锹挖。而这对于因高原反应相继头疼、胸闷乃至呕吐的同事们而言,无疑是极漫长、极艰难的旅程。仅仅是进入到预先规划好的位置,我们就耗费了一整天时间。
此外,这里苦寒难耐,风声猎猎,随时可能有野生动物出没。因此不仅要对湖区的覆盖和容量做好精细预案,还要经得起大风、严寒、脆弱生态环境的重重考验。从前期规划设计到现场部署开通,整个过程前后经历了近两个月的时间。来到可可西里后,我们几乎每天都要经历两三场雪,有时风力达到8级之大,只能利用清晨没风的一小段时间抓紧调试。
许多次,我看到他们因持续的头疼、乏力在睡袋中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看到大家交替搬运设备时止不住微颤的手,也看到有人力竭时靠在施工区域旁将就一碗没泡开的面。5月31号上午,我们完成了微波全线调测和5G基站开通。终于,视频电话于茫茫无人区成功接通的那一刻,我们从相互对望的神情里知道,谁都没忘记来到可可西里的初心:
有了5G做支撑,以高清视频回传为代表的一系列数字化应用就成为可能。这里的藏羚羊和它们的守护者,再不会因与世隔绝而孤立无援。
这就是支撑我们远赴海拔4800米之高的原因。
“戍守”的故事
在可可西里,许多幼时以为自己会做牧羊人的孩子,都成为了“藏羚羊大产房”的守卫者。有人在雨季被困卡点,无法与救援队联络,白天的雨、夜晚的雪都成为最后的口粮;有人因常年巡山吃不上热饭而落下胃疾,去哪儿都得随身携带丹参滴丸;有人为保护藏羚羊幼崽驱赶过怒吼的棕熊。还有人指着自己的胸口说:“这里没有一块儿是健康的,但我放不下可可西里。”
我想他们不是不怕,只是选择了“与世隔绝”的坚守。正如一位保护站老队员在日记中写的:“再往前就没有信号了,踏入无人区意味着没有3G、4G、Wifi等等所有的信号,意味着失联的状态,不论泥泞沼泽、雨雪风霜,只有兄弟们同舟共济才能回归现代社会,记着15岁那年冬天第一次和前辈们一起深入无人区出来,看见青藏公路上的车灯简直有种重生的感觉……”
是的,那时的卓乃湖没有信号,踏入无人区就意味着失联的状态,所以守护自然生灵的长路只能用双脚、用孤独、甚至用生命丈量。对他们而言,巡山前轻轻对亲人说出的那句“走了”,是平淡的牵挂,也是生死未卜的告别。十余日里一通来之不易的卫星电话,对着无人区的夜空与星星哼出的摇篮曲,已是联结守护者们与远方家人的唯一纽带。
所以我们要来加入他们,我对自己说。夜色渐浓,可是天很快就会亮起来。正如跋山涉水的“戍守”,也会被注入“数守”的强劲力量。
“数守”的意义
现在,藏羚羊的身影能通过视频实时回传到观测平台上,一旦发现猛兽袭击、异常天气等紧急状况,工作人员可以及时进行沟通联络,以便实施救助或请求专业增援。此外,通信设备有了信号,守护者们也不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困境。他们会从以往生死不知的“失联”状态走向“自由连接”,在生命安全得到保障的同时,能和身在都市的人一样,在闲暇时间看视频、线上聊天、网上购物,享受丰富的业余数字生活。不仅如此,他们还能去到以往难以巡检到的“盲区”,当地生物保护工作的广泛性和灵活度因此得到提升。父母、爱人和孩子也不必再苦苦等候那通卫星电话,而是可以尽情享受视频通话的时光,分享千里之外的趣闻轶事,一解思念之苦。
这只是卓乃湖环境保护、生态监测与科学考察模式走向高效化、智慧化的起点。不久的将来,5G远程视频巡检、无人机监测、土壤水质观测分析等技术也有望相继覆盖至此,可可西里的生态保护与管理还有无限可能等待发掘。
我想,到了那时,五湖四海的人们都有机会一睹可可西里的面容,听到卓乃湖的风雪,望见这片神秘土地上新生小藏羚羊的湿润的眼睛。
也许有一天,这些广袤天地间的生灵会替我们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开头是:夜色淡去,天光渐明,碎石与小花被露水打湿,产仔路上的藏羚羊结伴而行,从山坳边缘向湖边奔腾而去。保护站的工作人员照常起早,用手机拍下救助站里小羊羔的照片,实时传送给千里之外的动物专家寻求建议。经幡随风微动,一只藏野驴慢悠悠地踱步经过,不远处,5G基站的轮廓正在消弭的晨雾中逐渐清晰。
它是我们一同守护这群生灵、这湾湖畔、这块土地的见证,是我们对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答卷,也是我们的责任与荣幸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