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中国空间站的建造,与其共轨飞行的巡天空间望远镜的研制也正在紧张有序推进。记者从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获悉,目前,巡天光学设施初样研制取得新进展。望远镜预计在中国空间站建成后发射升空,将成为探索星辰大海的旗舰级空间天文设施。
作为中国空间站的光学舱,巡天空间望远镜将架设一套口径2米的光学系统,并配备一系列最先进的探测器。望远镜的大小相当于一辆大客车,立起来有三层楼高,重达十几吨。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 巡天光学设施责任科学家 詹虎:巡天空间望远镜主要分成两部分,一个是巡天光学设施,还有一个是巡天平台。巡天光学设施就是一台望远镜,它实际上有很多的子系统。
(资料图片)
在巡天空间望远镜上,第一代仪器共包含5台观测设备,包括巡天模块、太赫兹模块、多通道成像仪、积分视场光谱仪和系外行星成像星冕仪。其中,占据最主要观测时间的就是巡天模块,这是一个视野极为宽阔的相机。
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研究员 巡天光学设施总体主任设计师 徐抒岩:我们现在正处于初样研制阶段,目前鉴定产品各个子系统、组件、单元基本都研制完成,准备集成测试试验工作,这些工作做完之后,我们就转入到正样研制阶段,开展飞行件的研制工作,与巡天平台集成开展联合试验,开展发射场测试,然后择机发射。
与空间站共轨飞行 预计于2024年前后投入科学运行
巡天空间望远镜就好像是一座在轨飞行的移动式空间天文台,可以避开大气干扰展开前沿天文探索。作为中国空间站的光学舱,望远镜在太空之中将如何运行、维护?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 巡天光学设施责任科学家 詹虎:它在平时观测的时候远离空间站共轨飞行,它们在一个轨道面内,当它需要补给或者维修升级的时候,巡天空间望远镜会主动跟空间站进行对接,然后进行补给,也可以通过航天员的操作,对后端的仪器以及前面主光学系统的一些组件进行更换升级,或者有的可以运到实验舱内进行维修。
专家介绍,这台望远镜最初是被设计放在中国空间站上的,但这样一来观测会受到限制,因此最终采取的方案是与空间站共轨独立飞行,望远镜自身携带燃料。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 巡天光学设施责任科学家 詹虎:在初期论证的时候,巡天空间望远镜是准备装在空间站上面,肯定有一些因素会影响天文观测,比如说空间站的振动,还有结构上面可能会对我们观测造成一些遮挡等。在大概2014年的时候,中科院和航天五院的专家先后就提议将巡天空间望远镜跟空间站脱开,这样能够从根源上面消除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在它正常工作的时候是远离空间站。
按照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计划,巡天空间望远镜预计于2024年前后投入科学运行,已规划的任务寿命是10年,通过维修可以不断延长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