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早在1960年,就有科学家发现,声音能减轻疼痛,但为何声音能发挥镇痛作用?什么样的声音能减轻疼痛?它的科学机制又是什么?人们一直缺乏了解。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智教授团队,与国内外多支科研团队合作,历经5年的酝酿和研究,揭秘了声音镇痛的关键因素和神经机制,这一成果日前在《科学》杂志上发表。

研究中,科研人员给爪子发炎的小鼠播放了3种不同类型的声音,分别是舒缓的音乐、不协调的音符以及白噪音,结果发现,这3种声音在低强度,大约是耳语的水平播放时,都能够有效缓解小鼠的疼痛,而在高强度播放时则无明显的镇痛效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特任副研究员 周文杰:我们发现,小鼠对于音乐的旋律和节拍并没有偏好。它反而对于声音的强度,更为敏感。

究竟多大的强度能起到最明显的镇痛作用,通过进一步实验,研究人员发现,当给予小鼠高出环境音5分贝左右的声音时,镇痛效果达到最佳。研究人员利用病毒作为神经示踪剂,对小鼠的听皮层输出进行了全脑追踪,进一步揭示低强度声音可抑制大脑“疼痛区”活跃度,进而缓解疼痛的神经机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特任副研究员 周文杰:我们听到的声音最终都是在听皮层进行加工和分析的,我们在小鼠的脑袋内发现,低强度的声音能够通过抑制听皮层到疼痛加工的躯体感觉丘脑的神经投射,降低小鼠对疼痛的敏感性。

据介绍,目前疼痛的缓解主要依靠药物,此项基础研究成果将为“音乐或者声音镇痛研究”开辟新的方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神经生物学系教授 张智:声音因为它的副作用小,又非常容易获得,所以它在临床转化这块可能会比传统的一些基础研究时间相对较短,在辅助治疗方面,我相信会有非常好的前景。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