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5月22日电 (记者 孙自法)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当天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国内共新发表脊椎动物95种、共发表昆虫新分类单元1633个、共发表高等植物新分类群342个、参与发表1124个菌物新名称。在蛛形纲领域,全球发表新种最多的前30位学者中有8位是中国人。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当天,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正式在线发布《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2版,并分享了2021年中国国内新发表物种的具体情况:

——2021年中国国内共新发表脊椎动物95种,其中新物种80种、国家新记录种15种,包括鱼类新种15种、两栖类新种28种、爬行类新种31种和新记录种10种、鸟类国家级新记录种3种和1亚种提升为种、哺乳类新种5种和新记录种2种。哺乳类新增物种全部属于小型动物类群。两栖类新增物种集中于无尾目,爬行类集中于有鳞目,累计占其新增物种总数的97%。本次新增物种的分布涉及30个省市区,其中云南32种、四川11种、广西10种、西藏7种、广东和台湾均6种,累计占比超新增物种总数的77%。

——昆虫是地球上物种多样性最高的生物类群,其数量超过所有物种数量的一半,目前每年有大量物种被描述和发现。通过总结2021年度发表的中国鞘翅目、鳞翅目、双翅目、膜翅目、半翅目、直翅目等33个目新分类单元显示,2021年中国共发表昆虫新分类单元1633个,包括57个新属、2个新亚属、1574个新种及种下阶元。云南省是中国新物种发现的热点地区,昆虫新物种数量占全国的30%。

——2021年中国国内共发表高等植物新分类群342个,其中新科1个、新属11个、新种289个;发表国家级新记录62个;新发表的物种属于被子植物(253个新物种)、蕨类植物(22个新物种)、苔类(5个新物种)等大类群,其中76个物种在发表时依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标准被评估处于受威胁的状态。云南、西藏、四川、广西等西南4省区发表新物种最多,台湾、海南、云南、浙江和广东等省区发现物种密度最高。2021年中国高等植物净新增364个分类群,230个高等植物名称发生变动。

——2021年度,中国学者在菌物分类学研究中取得瞩目成果,380位中国学者参与发表了1124个菌物新名称,占全球新名称总数的近三分之一(全球共发表菌物新名称3734个)。本年度发表的菌物新物种来自世界101个国家和地区,亚洲东部和南部是发现新物种最多的地区,而中国是发现新物种最多的国家,共发现756种,占全球的30%。长江以南地区是中国菌物新物种发现的热点地区,云南省发现248种菌物新物种,为中国国内之最。

——蛛形纲包括蜘蛛目、蜱螨目,是中国仅次于昆虫、植物、菌物的第四大生物类群。2021年,304位中外分类学者发表了源于81个国家的47新属928新种,包括来自中国的266新种。中国国内学者2021年发表蜘蛛新种的贡献率占全球新物种的34%,高于2016–2020年的平均贡献率28%,共发表缅甸、肯尼亚等14个国家的54个新种。在全球发表新种最多的前30位学者中有8位是中国人。(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