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种菜。受访者供图。
劳动课又回来了?
9月起中小学生被要求学会煮饭炖汤、种菜养禽,大人们则化身“农夫”卖力开垦着各家阳台上的那片“高空菜地”。
疫情之下,居家种菜、自给自足的人更多了。
初夏的清晨,天天(化名)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自己种的菜,“看着种子发芽、抽出叶子、慢慢长高长壮,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种菜让我每天都很快乐”。
与土培不同,天天购买的是智能种植机,具备自动光照、自动补水等功能。这款智能种植机高1.7米,有5层。从此,她每天都能在家吃上自己种出来的新鲜蔬菜。
喜欢种菜的不仅只有天天。淘宝近日发布《2022阳台种菜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淘宝天猫平台蔬菜种子购买人数增幅连续3年增幅超100%,其中,香菜、韭菜等种子最受欢迎。在最喜爱在阳台种菜的城市中,北上广均位列前五。
不过,天天购买这款智能种植机花费了3580元,她誓要不断种菜,把成本“吃”回来。高价不仅困扰着消费者,也困扰着厂家。
一位不愿具名的生产公司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该公司一款种植机的核心技术包括光源所用光谱、营养液配方、专利等,拿到这部分核心技术所花费的费用,加上自己公司前期开发承担的产品外观、结构设计等工业设计费、模具费,超过了150万。
据其介绍,这款种植机每卖出一台才赚200元,需要卖出7500台才能收回前期成本,这还不算销售期间的员工成本、公司运营成本、利润空间。种种原因导致这款产品至今也未能盈利。
此前还曾有不少大公司进军这个行业。海尔集团就曾在2015年推出智能水培种植箱“菜多多”,根据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光照、氧气进行调控。但据媒体报道,集团在2016年后就不再继续铺货。小米也推出了一米田智能种植伴侣,绑定APP后可以检测温湿度。
每天10分钟即可居家种菜,智能种菜机性价比如何?
在传统模式中,如果进行土培种植蔬菜,需要购买花盆,倒上营养土、椰糠混合,播种,再定期根据土壤多少、水量多少的比例调配营养液。相比之下,智能种植机几乎提供了一揽子服务。
天天购买的种植机一共有5层,其中最下面一层是培育种子的地方,种子发芽后可以移动到上面4层种植,5层一共可以种157棵蔬菜。
受访者供图。
种植机提供了A、B两种配方的营养液,每个月各一袋,一个半月添加一次即可。机器配有LED补光灯,天天一般每天使用16个小时,无需再像以往土培时再单独购买补光灯。种植机拥有水箱和管道,无需再自己浇水,水箱的容量是40升,天天只需要定期补充水,偶尔清洗水箱即可。
有了这台机器后,天天更喜欢种菜了。“番茄、辣椒、黄瓜、四季豆这些蔬菜的收获期都很长,尤其是黄瓜长势喜人,不过后期怎么给爬藤的黄瓜搭架子还需要多研究,薄荷、迷迭香这类有特殊香气的植物可以防止小菜苗受到飞虫的侵害”,谈起种菜,天天就停不下来,
尽管种了不少蔬菜,但天天每天只需要几乎10分钟观察、整理蔬菜,边缘的蔬菜如果个头小,就调整到中间,相比于土培节约了不少时间。
在天天种的蔬菜里,生菜和油麦菜长得最快,25天左右就可以开始采摘。只要不破坏根部,蔬菜们一边长大,她一边采摘一边吃,每天都能吃上新鲜的蔬菜。
此前天天也曾尝试购买小型台式种菜机器,不占地方,但是产量太少,一次只能种12颗菜。“种一些香料,比如薄荷、香茅是可以的,但靠它吃菜远远不够,现在买的设备虽然占地面积大,但产量大,更实用”。
不过在使用5个月之后,天天也表示,这款智能种菜机价格比较高,营养液、配套耗材、电费折算下来开销也不少,水箱接排水不方便,水箱和管道需要定时清理,机器底部没有滑轮。
智能种植机器售价148元-3881元不等,市场认知度仍有待提高
记者注意到,如今市面上已有各式各样的智能种植机器,包括鱼类和菜类共存模式、全封闭式智能种植机器和开放式种植机器等,售价148元-3881元不等。
开放式种植机器是市面上最为常见的种植机器,因为蔬菜的枝叶可以旁逸斜出,可以种菜的位置也相对较多,且这类产品大多可以叠加,较为节约地面空间,但价格也比较昂贵。
市面上销售的一款大型种植机有五层,高度可达1.7米,拥有接近400个育苗位置,号称家里拥有一台便从此不用买菜,售价达3881元。
而3800元左右的价格不是市面上最贵的智能种植机,淘宝上目前在售的还有4681元甚至5070元的智能种植机,不过本月均没有顾客下单。
“现在智能种植机这类产品,还需要提高市场认知度”,一家智能种植机公司的负责人刘女士向记者介绍,她公司最初生产智能种植机的思路,是希望有孩子的家庭能为孩子培育放心蔬菜,使用这种产品进行水培种植,可以吃到无公害蔬菜。在此基础上,因为设备外形不错、好操作、懒人模式,才开始拓展年轻人在家种菜的市场以及老年人在城市种菜的市场。
在刘女士提供的商业计划书中,记者注意到,这款产品提供人工光照、无土栽培、自动水循环、营养液栽培等多种模式,通过注水、配比营养液、育种和定植,因为有上述技术存在,蔬菜的成熟周期比露天土培的要快很多。比如生菜,从播种到成熟只需要25-30天,而如果自己种植生菜则可能需要一个半月。
刘女士介绍,当时他们参加了各种展会,因为这款产品设计比较新颖,一些酒店、餐饮公司希望能用于装饰和展示,凸显自己食材的新鲜度,因此获得了不少业务,
在上海疫情来临之后,刘女士发现自己公司产品的关注度变高了,“本来疫情之后许多餐厅就关闭了,但上海疫情后,我发现公司产品宣传文章的点击量增加了,这或许是一个新的需求点,人们希望在家种菜,以此实现蔬菜供给”。
售价高是硬伤:卖出7500台产品才能回本,小型智能生态家电或成新趋势
尽管人们在家种菜如火如荼,但售价高仍是智能种植机的硬伤。
一位不愿具名的生产公司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该公司产品售价为600元,一次可以种12棵蔬菜,市场普遍是观望和看好的态度,真正愿意买单的人不是很多,“大家都认为与其花600元买一台设备,不如花这笔钱去购买无公害蔬菜”。公司随后由零售改为京东代工,但销售情况也不是很好。
上述负责人介绍,种植机的核心技术包括光源所用光谱、营养液配方、专利等,拿到这部分核心技术所花费的费用,加上自己公司前期开发承担的产品外观、结构设计等工业设计费、模具费,超过了150万。
“市面上有一些小家电使用的是半新料、半回收料,但我们使用的是全新的食品级塑料,这样才能保证种植出来的蔬菜品质好,而且产品结构复杂,每台机器的生产成本需要400元”,上述负责人表示,现在产品的售价是600元,只有200元的盈利空间。
照此计算,公司需要卖出7500台产品才能将前期投入的成本收回,而这还不包括销售期间的员工成本、公司运营成本。
“现在公司的成本还没有收回来,自有能力已经推不动了,一直在找投资方,希望能把这个项目收购”,负责人表示。
“尽管现在售价较高,但小型智能生态家电未来或许会成为一种趋势”,野城建筑事务所创始人、巴黎高等装饰艺术学院研究员野城(化名)向记者表示,在人们经历了两年多的疫情后,生活相较于以前相对不便利,生活范围相对缩小,尤其是封控后,以家庭为单位、能满足家庭自给自足的智能生态家电就成为了人们的诉求之一,不仅如此,以社区为单位、集体协作的生态农场也可能会出现。
在智能种菜机方面,野城认为,首先这类机器不能占用太多起居空间,但又需要有一定密度来满足种植效率,因此未来智能种菜机可能会向垂直化、壁挂式发展,不仅可以成为墙面的装饰,也可以满足家庭一周吃上几次自己种的蔬菜的需求。而观赏类的鱼菜共养缸则可能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野城认为,未来智能种菜机器可能会进一步代替人工操作,例如有一个存放菜籽的地方,类似于打印机的墨盒,机器可以自动播种,而不需要人工播种。机器应该还可以连接上APP,哪怕出差也能远程操控温度,在全自动光照、洒水等系统的照顾下,主人只需要每周等待收获就可以了。
野城也提及,目前人们对于智能生态家电的想象,最大的限制在于成本。在他看来,冰箱之所以便宜,正是因为销量足够大后,成本分摊后相对较低,但智能生态家电销量不高,需要分摊的成本过高,又反过来导致销售更加困难。
在野城看来,未来智能生态家电可以具备较强的设计感,具备人机交互功能,走高端路线。不仅如此,社区也可以运用智能种菜系统来打造社区农场,在社区中号召一批志愿者,把空地、楼顶等闲置空间开发利用,种出来的蔬菜可以让社区内的居民共同分享。
“我会一直种菜,一直种菜,直到把我买机器的3580元成本收回来”,天天开玩笑似的说,“不过我也知道,这或许很难”。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