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发射升空的陆地探测一号01组A星,通过携带的合成孔径雷达(LT-1 SAR)载荷,已实现在轨成像,图像质量优异。该卫星数据由中科院空天院所属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负责接收。

陆地探测一号01组卫星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中首个启动的卫星型号任务,由A、B星组成,主要满足全球重点区域形变监测、灾害应急响应、国土测绘、全球森林资源普查等相关领域遥感信息获取的需求。

合成孔径雷达(SAR)载荷是一种微波成像雷达系统,通过主动向地面发射大功率电磁波,并接收地面物体反射的电磁回波,可不受光照和气候条件限制,全天时、全天候拍摄高分辨率微波照片, 甚至可以透过浅层地表或稀疏植被获取被掩盖的信息。

LT-1 SAR载荷由中科院空天院载荷研制团队负责研制,是我国首个以差分干涉测量为主任务的对地观测系统,有望获取地表毫米级精度的形变信息,在地表形变测量、地形制图、地质灾害监测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据悉,陆地探测一号01组B星将于不久后发射。为确保A、B双星协同双基成像实现高精度对地测量,载荷研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非中断相位同步技术,使两个分置的SAR系统相位同步精度比国外同类技术高出一个数量级。

陆地探测一号01组卫星SAR干涉测量模式工作示意图(中科院空天院供图)

LT-1 SAR载荷还具备多模式极化成像能力,可获取材料特性、几何形状和方向取向等丰富的地物信息。而为解决全极化成像与幅宽及可视范围的矛盾,载荷研制团队提出了多模式混合极化和新体制波束赋形等一系列新技术,使全极化模式成像幅宽和可视范围均得到大幅提高,显著提升了卫星的观测效能与性能。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