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平昌冬奥与东京夏奥,北京冬奥第一次实现了5G大规模商用:如,用于帮助教练员在训练时,精准矫正运动员姿势的“5G+8K超高清视频+人工智能算法”技术;让受伤运动员“上车即入院”的“5G智慧急救”;帮助记者和摄像师摆脱有线的束缚,边采访边直播边推流的“5G+云直(转)播背包”……

记者从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通信服务合作伙伴中国联通获悉,事实上,这些5G“黑科技”在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已经得到落地,离你我并不遥远。

人工智能矫正运动员姿势,上海工业检测用此技术

冬奥会开幕前夕,钢架雪车、花样滑冰、跳台滑雪等项目的国家队备战训练工作中,有一项名叫“5G+8K超高清视频+人工智能算法技术”的技术,帮助教练员在训练时不再仅仅依赖肉眼和老经验,能更加精准地矫正运动员的姿势。

大年初三作为北京延庆八达岭第21棒冬奥火炬手,在长城之巅完成火炬传递的上海联通党委书记、总经理沈洪波告诉记者,在上海,“5G+8K超高清视频+人工智能算法”技术已在工业检测领域试水。上海联通联合上海的飞机制造企业、上海的船舶制造企业,已经把这项技术用于飞机紧固件检测和船舶钢板表面缺陷检测。

“原先这两项工作,都依赖肉眼,效率低,且难免误判。如今,24小时不知疲倦的5G摄像头,把8K高保真超高清影像传输至私有云,并在云端完成缺陷智能识别分类和测量任务,再把检测结果通过5G网络回传至现场工作的智能终端辅助质检人员。”

数据显示,运用这项技术后,飞机紧固件检测效率提高5倍以上;船舶钢板麻点瑕疵的检出率可达到98%以上,避免瑕疵板流入后道生产阶段,每年能节约大量的返工处理费用。

“基于5G网络特大型城市区域智慧医疗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在沪启动

冬奥会一些比赛项目速度快、救援难度大,运动员如果意外受伤,如何快速实现急救至关重要。2022年北京冬奥定点急救转运机构——北京急救中心携手中国联通,把普通急救车升级改造成了5G智慧急救车。沈洪波介绍,“急救人员可通过车内5G急救网关,基于5G网络将车内相关数据和信息实时回传至急救中心,实现数据互通和共享。医院专家可通过超高清音视频‘直面’患者判断病情,进行远程急救、远程会诊和远程指导,为生命救助节省宝贵时间。”

北京急救中心携手中国联通,把普通急救车升级改造成了5G智慧急救车。

据透露,在上海,由瑞金医院牵头承接,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携手上海联通等单位共同参与的国家级新基建领域项目“基于5G网络特大型城市区域智慧医疗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已经启动。

“这个智慧医疗应用平台基于5G、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光能开展远程应急救援、航空医疗救援指挥,还能进行远程实时多学科会诊、远程影像诊断、远程病理诊断、高清远程示教、远程移动查房等多项智慧医疗,将助力上海构建起一张平战结合的城市立体应急救援网。”

“5G+云直(转)播”让在线培训摆脱“电化教室”束缚

过去,电视媒体在进行大型赛事转播时都要用到大型微波转播车,不仅价格昂贵,还须大量人员服务于采编播流程……本届冬奥会上,“5G+云直(转)播”技术解决了这些问题。“5G+云直(转)播”采用轻量化理念,前端采集部分只用到少量的人员和设备,并将视频源上传到云端,大部分人员则置于后端的编辑、制作、播出环节。

观众在冬奥赛场的电视画面上可以看到,摄像师双肩背上联通自主研发的“5G+云直(转)播”背包,一边采集画面,一面实时回传。特别是直播雪上比赛运动时,摄像师背着重量不到1公斤、待机时间却长达4个小时的“5G+云直(转)播”背包,脚踏滑雪板,又美又飒。

工作人员在向参加冬奥会报道的记者讲解5G云转(直)播背包的用法。

值得一提的是,5G云直(转)播背包还配有石墨烯自发热保温套,可以将背包工作环境温度提高20摄氏度,防止被冬奥会冰天雪地的外部环境“冻伤”。

据介绍,自第二届进博会起,联通“5G+云直(转)播”背包已经被上海的电视媒体人用于摆脱微波传输束缚,开展进博会现场转播。

除了用于电视媒体,“5G+云直(转)播”还已经用于上海面向海外的高端远程教育。去年年底,上海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受商务部委托,向海外提供了“治国理政线上研讨班”远程培训,并由上海联通开展技术支撑。“‘5G+云直(转)播’技术让远程教育不需要配备传统的电化教室,只需一个高清摄像头、一个话筒就可以了,大大降低成本。”沈洪波说,“让5G应用在后冬奥时代延续其价值,将是上海联通下一步助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一个重要课题。”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