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重庆自贸试验区正式挂牌。肩负着“发挥战略支点和连接点重要作用、加大西部地区门户城市开发力度”的历史使命,重庆自贸试验区2年来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的发展目标,在制度创新上迈出新步伐,在营商环境上作出新改善,为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
“量体裁衣” 探索多渠道合作机制
银行贷款一直是轻资产科技型企业的痛点,作为国内首家专业从事弱光地区高效太阳能光伏系统研发设计、销售运营的高新技术企业,重庆辉腾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也不例外。幸运的是,在自贸试验区两江片区的九龙坡板块率先推出知识产权价值贷款试点后,辉腾能源成为首批试点企业,获得了120万元的信用贷款。
2018年,辉腾能源的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额度更是升至280万元,解决了公司长期面临的轻资产贷款难问题,为集中力量搞研发提供了资金保障。依靠这两笔贷款的推动,辉腾能源正式挂牌新三板,成为重庆市首家光伏上市企业。
九龙坡区集聚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自贸试验区和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于一身,“知识价值信用融资新模式”便是一次量体裁衣的制度创新尝试。据九龙坡区自贸办专职副主任余健翡透露,该模式已经上报商务部,并得到科技部等部委“做法很有价值”的认同,后续或将作为自贸试验区试点经验在全国进行推广。
重庆市商务委副主任宋刚表示,截至2018年年底,重庆自贸试验区已实施总体方案151项改革试点任务中的129项,落地率为85.5%;国家复制推广的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已实施127项。自贸试验区探索形成了13个创新典型案例、34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全国首创案例6个、全国首创制度创新成果11个。2018年国务院提出的53条“切口小、见效快”的深化改革创新措施中,“首次进口药品和生物制品口岸”与“铁路运邮”2条措施更是为重庆独有。
“在完成贯彻国务院《关于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若干措施的通知》文件、落实总体方案、复制推广国家试点经验的‘规定动作’外,重庆还要做好探索陆上贸易规则、探索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合作机制、探索多式联运运营机制等‘自选动作’,为建设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和口岸高地提供制度保障。”宋刚表示,2019年,重庆自贸试验区将力争在制度创新成果、营商环境优化、开放性经济发展等主要指标上跻身内陆自贸试验区前列。
优化服务着力解决企业实际问题
2月20日,重庆燕安居保健食品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黄小玲一早便拿到了营业执照,她有些兴奋,话语中更多的是感激:“昨天申报的注册资料中一项委托书有点瑕疵,需要重新补交,但2月19日是我心仪公司的注册日,没想到工作人员加班加点提供了一条龙服务,当晚就通知第二天来办理所有手续。”
渝中区自贸办副主任陈浩介绍说,为了提高企业开办便利度,服务区内企业,渝中区2月18日在全市率先探索、建立了企业开办综合受理窗口。这一窗口不仅提供一条龙办理业务服务,还建立了容缺机制,不影响企业营业执照的按时领取。
不仅是渝中区,在自贸试验区的西永片区,“放管服”改革也正向纵深发展。园区内深入推进“互联网+通关服务”,对现有通关流程进行优化整合,用智能化的手段将现有手工操作流程系统化、自动化,推动“线下跑”向“线上办”、“人工办”向“系统办”转变,着力解决了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营造了更具竞争力和吸引力的营商环境,西永片区内的企业获得感大大增强。
据宋刚介绍,2018年,重庆外资项目备案实现了立等可取,覆盖率达到100%。自贸试验区内33项市级经济管理权限下放至各个片区,开办企业时间也从20个工作日缩短至最快3个小时,口岸通关时间压缩了1/3。在第三批自贸试验区中,重庆率先建成了区域识别系统,成立了全国首家覆盖全域、专门化的自贸试验区法院,并组建了商事仲裁中心和知识产权法庭,设立了西部唯一的商标审查协作中心。在自贸试验区带动下,重庆营商环境居全国第五位、西部第一位。
“2019年,重庆自贸试验区将围绕扩大开放领域、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提升服务效能、完善法治环境等方面,部署推动出台《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优化‘自贸专窗’等各项工作。”宋刚说,今年自贸试验区还将增强发展动能,强化招商引资,推动新兴产业发展,推进中新示范项目一体化。
不仅如此,重庆自贸试验区还将对标高水平国际经贸规则,借鉴国外先进自贸区和其他自贸试验区发展经验,在比较中发现不足、找准定位、明确方向。同时,结合重庆市发展实际、市场诉求及意见建议,自贸试验区将选择有利于提高开放水平、促进高质量发展、具备试点条件的领域,根据反映强烈、当前迫切的重难点问题,针对性、系统性提出解决措施,力争长板加长、短板补齐,努力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