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基础层的算法,到应用层的各种“AI+”落地;从图像和视频识别,到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从软件到硬件:在人工智能概念诞生半个多世纪之后,新一轮的人工智能热潮之下的科学研究正在迎来一波“后浪”。

7月9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青年优秀论文奖正式颁发。这是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首次会同上海市科协,面向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青年科学家征集优秀论文。

从最终获得优秀论文奖和优秀论文提名奖的各10位获奖者来看,这些“80后”“90后”科学家不仅能够在顶尖学术期刊发表一流的人工智能学术论文,而且这些成果已经在人工智能的深度应用上展现出良好的前景。这不由得让人们对人工智能的未来充满期待。

来自“前浪天团”的严格审视

设置青年优秀论文奖是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学术深度上的集中体现。该奖项面向40岁及以下的青年科学家,参评论文必须是2017年到2020年在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上公开发表的。

论文“征集令”一出,包括美国斯坦福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英国牛津大学,中国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华为公司、腾讯公司等国际知名高校和科研单位在内的海内外80多家单位踊跃参加,共提交参评论文184篇。这些论文发表在《自然》《科学》和IEEE体系的期刊,以及AAAI、ICML等专业会议,内容涉及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等多个领域。

在评审中,“后浪”们的论文要接受“前浪天团”的严格审视。这个“天团”星光熠熠: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Anthony G Cohn,日本工程院院士任福继,欧洲科学院院士徐雷,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李德毅、戴琼海,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旭,上海市人工智能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召集人蒋昌俊……

经过两轮评选,专家们最终评出了20篇获奖论文。而最年轻的获奖者已经是“95后”:上海交通大学庞博、英国牛津大学阿纳布·戈什、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罗希特·吉尔达尔。

唯一全票论文与新型AI芯片有关

人工智能的科学研究正在走向更为深远的领域,更加注重科学交叉融合,这也使得“前浪天团”对参评论文的讨论呈现“白热化”。没有一位专家能够囊括人工智能所有领域,因此在无记名投票中,只有一篇论文获得了全票。这就是来自清华大学的姚鹏在《自然》发表的《忆阻器卷积网络的全硬件实现》。

忆阻器可替代经典计算机底层的晶体管,以更小的功耗和更低的硬件成本大幅提升计算设备的算力,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计算框架“冯诺依曼瓶颈”的限制。姚鹏所在的科研团队开发的阵列芯片,集成了8个包含2048个忆阻器的列阵,并构建了一个5层的卷积神经网络进行图像识别,精度高达96%以上。在人工智能对算力要求越来越高之后,未来人工智能芯片需要一条新技术路径,以突破现在的CPU和GPU限制。清华大学的这一研究成果体现了我国在该领域的成就,也为新型人工智能芯片描绘了一个可见的未来,获得评审青睐也就理所当然了。

“AI+”落地引人关注

人工智能难在落地,各种“AI+”需要更加深度的融合。在获奖论文里,人工智能应用的研究令人关注。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罗宇男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邓岳的两篇获奖论文不约而同地聚焦到“AI+生命科学”领域。其中,罗宇男发表在《自然·通讯》的论文,提出了一个基于网络扩散的药物-靶标相互作用预测的机器学习算法。通过该算法预测的胺丁羟磷酸盐,替米沙坦和氯磺丙脲与靶标基因的关系,在实验中得到了验证。

邓岳发表在《自然·方法》的论文,阐述了人工智能算法对多尺度细胞类型进行分析。如今的生命科学还处于实验和经验科学阶段,人工智能的介入能帮助科学家们大大提升科研效率。

东华大学李重是20位获奖者中唯一的女性科学家。她的研究关注了人工智能与车联网的结合。事实上,智能、无人驾驶领域,一直是人工智能实现落地的焦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朱洪渊将人工智能与音乐结合,设计了一个基于和弦的节奏和旋律交叉生成模型和多乐器联合编曲模型,使得人工智能“小冰乐队”们能够进行音乐创作。这为人工智能应用开创了一个新领域。

从获奖数量上来看,除了前文提到的1篇智能芯片与系统、4篇人工智能应用之外,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是最大赢家,共有8篇论文。此外,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的论文有2篇,机器人、自然语言处理、大数据、机器学习各一篇,其他类型一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