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WW)又是一年“3·15”晚会,本届主题是“用诚信之光照亮消费信心”,相信不少消费者都很关注官方“拷打”了哪些坑蒙拐骗的企业。今年,个人信息窃取问题再度被曝光,通信信息诈骗、APP隐患、旧手机信息清除问题又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资料图】

不能点击的“短信”

近年来消费者的网络购物等需求越来越多,很多不法分子通过“ETC卡禁用”“快递丢失理赔”等骗局,诱骗消费者登录钓鱼网站对其进行诈骗。

“3·15”晚会曝光,陈女士曾收到了一条提示她的ETC卡已禁用的短信,需登录网页进行签办。陈女士点击链接后发现,打开的页面看上去没什么问题,于是她跟着提示输入了自己的手机号、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但接下来陈女士三秒钟内接连收到六条扣款短信,中了经典的网络电信诈骗圈套。

永不消失的跟踪者

如今,各种破解版APP很受欢迎。不少消费者贪图便宜,免费使用了这些有问题的破解版APP,但却不知道这些APP背后隐藏的“猫腻”。

“3·15”晚会曝光,315信息安全实验室对多款破解版APP进行了测试,例如一款视频APP的破解版,测试人员发现它被额外嵌入了3款和官方版本毫不相关的第三方插件,即SDK软件包。

只要运行APP,这3款多出来的SDK包就能悄悄地“偷走”用户手机里的个人信息,从上网的硬件地址,到手机设备的识别号,再到电话卡的识别码,甚至手机操作系统的识别码,用户所有的关键识别信息都被一网打尽。只要掌握其中2-3种信息,即使用户更换了手机或电话号码,它也能精准锁定用户,实时捕捉和追踪用户动态,形成用户的精准画像,从而推送大量的广告,实现流量变现。

“快速格式化”暗含玄机

“3·15”晚会曝光,信息安全实验室对手机删除、格式化等动能展开测试,得出的结论表明:一键删除、快速格式化和默认不勾选“格式化SD卡和手机存储”等操作都不能完全将数据删除。

技术人员提示道,手机恢复出厂设置操作要将所有存储项目都进行勾选,手机里的个人信息才会被安全删除;对电脑硬盘和U盘中数据进行格式化时要去掉快速格式化勾选,这样的完全格式化才能保证数据信息安全删除。

3月16日,工信部表示,针对“3·15”晚会报道的部分破解版APP违法违规收集用户个人信息问题,立即组织核查,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严厉查处。截至目前,共处置436条非正规渠道的非法下载链接。

如今,这些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已经从线下蔓延到线上,不论是电诈还是盗窃信息,行骗手段让人“真假难辨”、防不胜防。消费者们在日常生活中也需擦亮双眼,时刻警惕身边隐藏的“陷阱”。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