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中电熊猫”)的76.85%股权及债权在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二次公开挂牌出售,转让底价15.4615亿元。
据悉,中电熊猫旗下曾拥有3条液晶面板生产线,包括南京的第6代线和第8.5代线,以及成都的第8.6代线。2020年,中电熊猫将南京的第8.5代线和成都的第8.6代线转给了京东方。因此,此次南京中电熊猫可以出售的仅有一条6代a-Si(非晶硅)液晶面板生产线,而这条生产线未来能否顺利出手,却充满变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老旧产线难出手
此前,天马早些年曾试图收购南京中电熊猫6代线来拓展中尺寸面板市场。惠科也有意愿租用南京中电熊猫6代线。因此,南京中电熊猫6代线应该不愁接收者才对。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目前,天马和惠科暂无出手迹象。此前传闻龙腾光电可能会接盘,但至今仍杳无音信。此前TCL华星也对中电熊猫十分感兴趣,《中国电子报》记者也采访了TCL华星,但截至发稿时未能得到明确回复。京东方曾以121亿元的高价收购了中电熊猫位于南京8.5代线和位于成都的8.6代线,造就面板产业史上最大并购案,因此也有人猜测京东方可能会接手中电熊猫6代线。
然而,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有业内人士认为,可能性不大。因为这条6代产线早在2020年那一波产业重组潮中就已经被京东方排除在外。
“南京中电熊猫的6代线各方面的综合竞争力是比较弱的。”赛迪顾问物联网产业研究中心副总经理刘暾对《中国电子报》记者分析道,“一方面,这条6代线已经运行了十几年,大部分设备比较老旧。另一方面,该产线采用的是a-Si(非晶硅)技术,目前来看,该技术路线也确实不太吸引人。”
据了解,虽然非晶硅技术简单、成本低廉,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种,但其开口率低,开关所占的像素面积很大,导致面板亮度无法做得很高,且PPI(像素密度)也只能做到较低的水平。
随着消费者对显示产品的要求逐步提高,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向着更高清、色彩度更饱和、更轻薄化发展,a-Si这种技术显然已经不能达到最新显示效果的要求。目前,IGZO(氧化铟镓锌)与LTPS(低温多晶硅)这两种技术相对更受欢迎。“这也就是为什么同样是中电熊猫的产线,之前售出的以IGZO为技术路线的8.5/8.6代线更能够引起业内争抢的兴趣。”刘暾说。
因此,即便是在液晶面板价格数月高涨超过成本线的今天,南京中电熊猫6代线也出于技术路线落后、设备老旧、竞争力不足等原因,吃不到近在咫尺的“时代利好”。
近一年半,南京中电熊猫受第6代线牵制一直处于巨额亏损状态。
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南京中电熊猫营收约14.6亿元,营业利润和净利润亏损近30亿元。2023年,南京中电熊猫继续亏损,截至5月31日,其营收为6067.85万元,营业利润和净利润亏损约5.76亿元,负债高达110亿元。业内人士认为,南京中电熊猫此次挂牌到底能否吸引企业接盘还需观察。
中电熊猫也曾风光无限
中电熊猫是中国电子行业第一个“中国驰名商标”,也是第一家拥有H股的电子行业上市公司。对于面板行业来说,它也绝不是籍籍无名的“路人甲”。根据群智咨询数据,中电熊猫的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曾在2019年位列全球第七,出货面积位列第八,有着庞大且稳定的市场占有率。
2005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CEC)与南京市国资委签署协议,收购中电熊猫,希望以此为跳板进军液晶显示屏行业。
但彼时国内的液晶屏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走自研路线无异于闭门造车,于是CEC将视线投到了“液晶显示鼻祖”夏普的身上。后来,当夏普欲将位于日本龟山的6代液晶生产线(2004年投产,以生产26英寸、32英寸的中等尺寸液晶面板为主)整体迁至中国时,中电熊猫在激烈的争夺中以138亿元的投资额拿下了该项目,这条6代线也让中电熊猫首次拥有了高世代面板生产线。
2009年9月,6代线开始在南京动工。夏普还保证在一年试生产期内,帮助中电熊猫达到良品率90%以上的预期。2011年3月该6代线开始试生产,2011年5月实现量产,6月产能开始稳步爬坡,直到2012年第四季度,产线结束爬坡期达到设计产能。
凭借熊猫电视品牌当时的市场知名度和日本技术的加持,中电熊猫打出了“国内首个完整液晶产业链”的旗号,从液晶面板生产到液晶显示器、液晶电视的销售,实现了产业链全贯通。这个时间点比TCL组建液晶全产业链还要早3个月。
然而,就在6代线爬坡之际,随着技术的进步,国内面板企业开始集中上马7代线和8代线,甚至在大屏需求下,更多8代线、10代线纷纷建成,中电熊猫的6代线早已无法满足差异化市场竞争需求。
低世代线淘汰日趋频繁
“不只中电熊猫,其他持续亏损的厂商也面临被兼并重组的可能。”Omdia显示部门资深研究总监谢勤益预计,从今年下半年开始,面板厂将陆续关掉旧产线,或陷入并购风波,或面临改造难题。
近日,日本显示器公司(JDI)宣布,将在2025年3月之前停止其日本鸟取工厂的LCD面板生产。记者了解到,JDI鸟取工厂主要在4代线上使用a-Si技术生产车载LCD面板。
8月4日,友达发声明指出,公司将关闭旗下用于生产笔电的5代厂(C5D)和生产电视产品的6代厂(C6C)。据友达员工透露,两个工厂已经半年没有订单了。
据谢勤益分析,今年下半年,群创也有可能停掉一两座5代以下的旧产线。而二线面板厂如咸阳彩虹等将迎来并购。
谢勤益指出,如今,电视面板向大尺寸方向大跃进,50英寸以下的电视需求较低,除非是家中添购第二台或第三台电视,才会考量较小尺寸。且当前液晶面板产业已经形成了寡头竞争局面,一些经营不善的小型面板厂未来可能逐步被大厂兼并收购。未来,7代及以下的低世代液晶产线出局、淘汰将变得频繁。
在中国电子视像协会副秘书长董敏看来,随着越来越多的6代OLED面板产线、8代以上的液晶面板产线以及RGB OLED产线投产和满产,6代以下a-si液晶面板产线的竞争力会越来越弱,淘汰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董敏强调:“在全面退出之前,6代以下a-si液晶面板产线的发展空间在于缝隙市场的高效开拓。关键在于如何形成规模效应,实现工厂弹性以及多元化应用场景的市场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