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奉贤区青村镇,是沪上知名的“中国黄桃之乡”,5500多亩黄桃平均亩产可达2500斤。眼下,正是黄桃陆续成熟、批量上市的季节。为了消除桃农们后顾之忧,当地党委、政府火速搭台,整合企业资源、党员力量、青年创意,引入“智能分拣员”,上岗“红色助销员”,开发黄桃新产业,多方合力帮助黄桃进一步打开高端市场,提升市场竞争力,稳定果农增收。
在奉贤区青村镇解放村,有一个“黄桃车间”。进入8月后,每天一大早,这台长约8米的智能分拣分级装置便会早早运转起来。来自吴房村、解放村等各村的新鲜黄桃,都会被集中采摘、送至车间,一个个放入传送带中。随后,设备根据份量、甜度等设定的数值,对黄桃进行全面“体检”,体检中,不合格的桃子会被直接剔除出来,而符合标准的桃子会按照分级要求,由传送带自动“送”进对应的“跑道”,直接进入“待包区”。
而这位“智能分拣员”,来自上海思尔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只要有它在,每天可以给3000多斤桃子做“体检”,高峰期还可以24小时不休息,给5000-8000斤桃子做“体检”,大大提升了分拣速度和分拣质量。青村镇红色助销员刘彦斌,是这台机器的“操作员”,他告诉记者,这台设备可以调整传送速度,并根据桃子的甜度、重量进行分类,“我们设置了甜度在12度以上,然后分4到5两、6到7两以上两个区间。一般只需要5到6个人, 就可以满足日常的分选和筛选。”
记者了解到,为了提升黄桃的产量、品质,这几年,青村镇党委政府通过和上海市农科院合作,黄桃品种已从“锦绣”扩展到了“锦春”“锦花”“锦枫”“锦园”等9个品种,黄桃上市期也从原先的20天拉长到了3个月。这也意味着,只要抢抓住这个销售黄金期,果农就能实现丰产又丰收。为此,当地在引入“智能分拣员”大幅节省“选桃”时间基础上,还鼓励企业拿出50个长期或短期岗位,让“农民”变“员工”,一起摘桃、运桃、装桃;镇、村党员志愿者则轮流下沉到车间做“红色助销员”,指导桃农适应新岗位,帮助企业装箱打包,联系快递发运。企业让出红利,干群一同上阵,桃农自然获得感满满。
青村镇吴房村村民孙银芳,今年70岁了,但在“卖桃”这件事上,还发挥着自己的小小作用,“我从8月1日开始就来当拆袋员了,1天可以赚100元。”青村镇吴房村75岁的村民钱品仙,虽然是土生土长的桃农,但对“销桃”已经不太操心。“家里4亩桃林流转到村里,由村里统一交由公司运营。我不仅每年每亩可以拿到2200元,还可以通过当分拣员、拆袋员,再拿一份工资,不要太开心喔。”上海思尔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助理总经理张志强表示,目前,企业除了抖音、视频号线上销售外,还对接了百果园、叮咚买菜等多类生鲜超市、平台,“现在锦绣黄桃大量上市后,每天的发货单在上千单到3000单左右,我们的销售平台也对所有果农开放,只要甜度达到12度以上,符合优质黄桃要求,就可以进入到我们的销售体系。”
帮助桃农,青年创业者也拿出了“销桃”法宝。在“产桃大户”青村镇吴房村,雨木花园的主理人韦桠峰,就和本村桃农结成对子,定点收购果农黄桃,创新推出黄桃限定饮品系列。韦桠峰正在制作的,就是爆款“黄桃咖啡拿铁”,凭借桃香甜配咖啡香的独特制作手艺,下单率很高。“今天就是来试一试这个新口味的,觉得口感还可以。”“以前,我们经常跑到田间地头去买黄桃吃的,但是真的没有想到黄桃还可以和咖啡一起吃,这个创意真的很好。”不少市民纷纷点赞。韦桠峰表示,选择在村里创业,就是看中了农村的本土特色,“所以也是希望把一产和三产做一个好的融合。”韦桠峰说,“我们结合本地的锦绣黄桃这个品种,还研发了黄桃的巴斯克蛋糕、黄桃的酸奶杯、黄桃的披萨、沙拉等,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当地的桃农销售黄桃能更多元化。”目前,吴房村还形成了奉贤黄桃衍生品牌“吴房有桃”。奉贤区青村镇吴房村党总支书记秦瑛介绍,村里的餐饮等业态都将黄桃与其结合,打开了各自的销售渠道,“我们的老百姓受益不少。”
目前,奉贤黄桃呈现产销两旺景象,市民从各平台选购时一定认准“奉贤黄桃”地理标志商标。
孙燕 杨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