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托尼在网上冲浪的时候刷到了一个有点莫名其妙的视频。


(资料图)

视频内容是这样的,一个鸡块不停旋转,然后配上了非常魔性的音乐《 Funky Town 》。

这玩意儿到底有啥魔力?抱着这样的心态我看了两遍这个视频,然后发现我也中毒了。。。

越看越上头。。。▼

看之前的我:什么低创烂梗。

看完之后的我:旋转鸡块!!!

而看的过程中,这个重复着单一运动的画面也唤醒了我尘封已久的记忆。

啊啊啊!死去的记忆正在攻击我~

记得小学上电脑课的时候,我最喜欢干的事就是打开电脑的屏幕保护程序,然后看着屏幕保护程序不断运动的画面发呆。

这种行为其实跟现在网友喜欢看旋转鸡块有点像,但相比旋转鸡块,屏幕保护程序的质量可高太多了。

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屏幕保护程序有:3D 管道、 3D 迷宫、棒球、海底世界…它们的动态效果都非常有趣。

尤其是 3D 管道,它的管道到底能够延伸成什么样子是我非常关心的问题,所以经常一看就入迷了。

能看着发呆一下午▼

但是!我问了一圈周围同事之后,发现了一个新的问题:

大家对于 Windows 屏保的记忆基本都停在了十多年前,现在好像再没人用这个东西了。

甚至很多小伙伴都不知道 Win10 / Win11 系统里的屏保选项在哪儿!

在这里▼

所以。。。为什么在以前还算流行的屏幕保护程序,现在却很少人使用了呢?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托尼上网找了一圈资料。

结果还真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事。

在聊为什么没有屏保之前,我们得先聊一聊——为什么会有屏保?

屏幕保护,到底是保护的屏幕的什么?

不知道差友们有没有印象,二十多年前的时候,大家用的电脑显示器还都是那种大屁股显示器。

大屁股显示器的正经名称叫做 CRT 显示器( Cathode Ray Tube ),它的显示原理是用阴极管产生电子束,电子轰击红、绿、蓝三种颜色的荧光层,完成显色。

这个原理估计大家耳朵都听出茧子了,我就不展开多说了~

但是可能大家不知道的,电子束轰击荧光层的时候,是会让荧光层产生损耗的。

如果是长时间显示一个画面的话,很容易会导致这个显色单元的红荧光粉消耗的多,另一个单元的绿荧光粉消耗的多。

久而久之,屏幕各区域的显色就不均匀了。时间要是再长一些,甚至还会形成一定程度上的烙印。

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烧屏”了。

长期玩吃豆人,把地图都给印上了▼

正是为了应对这个现象,所以操作系统里才引入了屏幕保护程序——说白了,就是通过随机的颜色刷新,来防止单一区域的荧光物质被过度损耗。

以前家里影碟机上暂停播放一段时间就会出现的“炫彩跳动” DVD 图标,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存在的。

u1s1 ,对于那些上班经常走神、或者经常有需要离开工位的小伙伴来说,屏保确实是个十足的好发明了。

当然也有人要问了,走神不可避免,但是对于那些到处乱跑的人,你们走之前直接把屏幕给关了不就得了?

不仅不烧屏,还省电是吧,给缓解温室效应做贡献!

emmmmm ,这就要涉及到另外两个问题了。

以前小学上微机课,老师每次进机房之前都会提醒我们:“一定先开显示器,再开主机”。

因为 CRT 显示器内部是高电压环境(电子枪需要依靠高压),假如显示器本身存在着导致短路的故障,那么开机之后的高压电涌就会顺着 VGA 线直接击穿主板。

2006年国外网友提到过这个问题▼

比起当时一台电脑大几千上万的售价,多出来的一点点电费显然不是什么问题。。。

而且还有啊,显示器里面这个电子枪,它也不是“想射就射”的——每次开机之后,得先等一段时间让它完成暖机的“前摇”。

开关一两次还好,但即使不短路烧机,每次都这么等也挺烦人的。

不过,在 LCD 显示器(就是你现在正在用的这个显示器)成为主流之后,用屏保的人好像越来越少了。。。

因为液晶( LCD )显示器压根不需要“屏保”,甚至用了屏保反而还会短命。

前面跟大家提到过, CRT 大屁股显示器是靠电子束轰击屏幕,时间长了 荧光粉的消耗会变得不均匀,但是液晶( LCD )显示器并不存在这个问题。

屏幕上每颗“液晶”出厂的时候就被封死在了面板里了,怎么用也不会损耗,自然也不会出现“烧屏烙印”。

但是对比 CRT ,新式的 LCD 显示器多了个“背光层”——而背光的发光亮度是会随着使用时间损耗的,从而间接导致显示器的色温和色准发生变化。

设计、视频剪辑调色的从业者们每过半年或者一年就需要对屏幕重新校一次色,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所以对于我们现在用的显示器来说,能直接关机或者息屏,就坚决不用屏保!

不过最近一段时间,我发现“屏幕保护”又重新火起来了。。。

一小部分原因,是为了“保护屏幕”。

是的你没看错,屏保又能保护屏幕了——具体来说,是保护了使用范围越来越广的 OLED 屏幕。

由于采用“有机发光单元”的材料, OLED 屏幕上的红、绿、蓝像素,也和二十年前的 CRT 荧光层一样,会随着点亮时间的增加产生损耗。

因此在 OLED 屏幕上也会发生“烧屏”现象。

一台商场的iPhone展示机,已经烧成了主屏幕的形状。。。▼

所以在 OLED 屏幕上,一些“类屏保”的操作就被重新引入了回来。

比如在 LG 的 OLED 电视上,一段时间没有操作后就会开始自动播放烟花屏保。

又比如像我们的手机,假如你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任务栏上面的图标会有细微的抖动变化。

每次息屏显示的位置也是随机的,并且几十秒就会变一次位置。

另外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并不是所有息屏显示都不会烧屏。

像这两天因烧屏问题上了热搜的iPhone 14 Pro Max,就是因为全天候显示的像素位移范围太小而导致的烧屏。

瞧瞧网友晒的照片▼

不过当然了,前面提到的只是其中一个很小的原因——毕竟 OLED 显示器和电视的普及度并不高。。。

所以还有第二个原因。。。

好看——就是好看!没↗别↘的↗

特别是Wallpaper Engine(壁纸引擎)这个软件增加了屏幕保护程序这个设置之后,大家更喜欢看屏保了——

“WallPaper Engine 屏保,我从小看到大。”

所以。。。怎么说呢?

虽然屏幕保护程序本身其实仅仅是一种妥协,是我们面对不完善的技术本身,不得已从软件角度入手的修补方案。(灵动岛:咳 ~)

但是随着历史的行程,它却变成了两代人的童年记忆——以前的 80后看着它长大,现在的00后可能也要看着它长大。。。

我查了查发现,屏保最早是由软件工程师 John Socha 在 1983 年开发出来的,今年正好是屏保问世 40年。

不知道当年他在写完屏保程序的代码之后,有没有想到过这么一个“小补丁”到现在甚至未来,也能继续发挥着作用?

责任编辑:随心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