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云南大理,苍山杜鹃漫山盛放,万顷洱海碧波荡漾,无数游客慕名而至,大理迎来了新一轮的旅游旺季。大理市农商银行用“信用体系建设+乡村振兴+文旅”的金融服务新模式,逐“旅”前行,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金融赋能

点亮新市民美好生活


(资料图片)

“大理市农商银行的及时支持,帮我渡过了难关,让我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度。”大理市梵宿客栈经营者常志平告诉《农村金融时报》记者。

来自辽宁大连市的常志平于2019年10月在大理市挖色镇打造了这家精品民宿客栈,但开业之初就遇到了疫情,三年以来,客栈虽没亏损,但也只是勉强支撑。2023年,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当地旅游业复苏,但客栈周转资金面临缺口,让常志平发愁。大理市农商银行信用体系建设小组在走访服务中了解这一情况后,针对常志平作为新市民无有效抵押物的实际情况,主动为其匹配融资方案,迅速发放200万元“农担贷”,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有了金融动能的加持,常志平经营的梵宿客栈由“奔跑”转为“领跑”。目前,该客栈在携程网大理州地区排名前十,平均入住率达95%以上,年收入预计达到1200万元,同时也为当地村民提供20余个就业岗位。

近年来,大理市农商银行主动把“新市民”纳入信用体系建设范畴,实施“白名单”管理,定期走访对接,为新市民中的文旅客户等重点群体创业就业开好金融“处方”,解决融资难、融资贵、担保难问题。截至6月末,该行为新市民发放贷款10.6亿元,惠及5455户。

“苍洱巾帼贷”

托起妇女创业梦

走进大理市蓝续扎染坊,苍山彩云、洱海浪花、花鸟虫鱼等图景铺陈了扎染的海洋。扎染,是流传于云南大理白族民众中的一种古老染织技艺,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为留住传承下来的古法扎染技艺,也为了让更多的人通过扎染认识大理、感悟自然,2013年,张翰敏毅然决然从北京辞职,回到大理做扎染,成立了大理蓝续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然而资金难题成为她创业路上最大的“拦路虎”。

大理市农商银行信用体系建设小组针对张翰敏女性创业带头人的身份,为其量身配置了“苍洱巾帼贷”产品。据介绍,该产品主要针对获得全国、省、州、市表彰的先进女性和女性创业致富带头人等,以“所获荣誉的级别”为参照系数给予相应贷款利率优惠,有效激发了广大妇女创业创新的活力。

在该行50万元信贷资金的支持下,大理蓝续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已同20余个国际品牌进行合作,形成了品牌持续影响力,成为乡亲们就业增收和精进技艺的平台,带动就业超3000人。指尖经济和非遗文化共同“飞针走线”,织成了乡村振兴的绚丽扎染。截至6月末,大理市农商银行今年已投放“苍洱巾帼贷”5070万元。

“贷”动农旅融合

绘就宜居宜业乡村新图景

刻印着“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青石巍然伫立在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的环湖路上。青石边的农田里,何利成正在辛勤劳作,长势喜人的稻谷和络绎不绝的参观人群绘就出一幅宜居宜业的乡村新图景。

何利成是古生村人,从小就跟随父亲在洱海边打渔。在他的创业历程中,每遇难关,都能看到大理市农商银行的身影。

大理市农商银行在信用体系建设中,了解到何利成流转土地,发展绿色高附加值农业观光产业自有资金不足,在对项目充分评估的基础上,第一时间向其发放50万元贷款,支持他种植生态大米、绿色油菜籽等农产品。经过不懈努力,他从一个渔民成功转型为种粮“小能手”,被古生村科技小院聘为讲师。古生村口的七彩稻田,也成为著名网红打卡地,为洱海流域乡村经济发展蹚出了一条新路子。

大理市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向《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该行将勇担“乡村振兴领军行”的使命,以十足含“金”量促进乡村振兴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把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到文旅产业的“毛细血管”,润泽“三农”大地。

(大理市农商银行胡曙利对本文亦有贡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