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渺

与传统的加工制造方式相比,3D打印是一种高效、灵活和个性化的制造方式,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了成本和库存,将生产过程直接集成到设计过程中。然而,即便是正在成为未来制造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的3D打印技术,也面临着耗材回收的问题。

去年3月,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现代信息技术学院单柯研、张家鹏等同学就面临着这个问题,他们最终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在学校的创客空间里,学生们使用3D设备进行打印后,会产生一些金属或塑料耗材。如果不加处理,这些耗材就变成了垃圾甚至是危险的废料,既不环保,又易造成浪费。

“我们要响应国家低碳绿色环保理念,设计一款适用于国内市场需求的3D打印耗材回收装置,将PLA、ABS等废料回收成3D打印耗材实现循环利用!”这是几位同学坚持完成这件事的初始动机。

在一番沟通和筛选之后,学生们最终组成了11人的研发团队。成员来自现代信息技术学院、自动化学院、数字商贸学院等,涉及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计算机应用技术、电气自动化、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等多个专业。

从实验室画设计图,到打磨零件并反复调试应用测试……经过几个月的努力,“3D打印耗材回收装置”初号机终于研发成功。

这台设备可以把粉碎后的3D打印耗材热熔挤压成丝,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碳排放量,促进循环经济模式下3D耗材的可持续利用发展。

然而,单柯研等人仍然对初号机的表现不满意,想再提升一下它的性能。二号机的研发在去年暑假开始了,新的目标是让这台设备能够“精准地识别不同种类的废料”。机械、电子、软件……利用专业技能,这些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不断试验,不断尝试。

项目创始人单柯研组装二代机传感器及驱动器驱动单元模块。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现代信息技术学院供图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