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图,即可翻阅天眼都市一周精选。

本期导读

1. 贵州这个“酒味”元宇宙如何引发现象级关注


(资料图片)

《雪崩》面世30年后,作者尼尔·斯蒂芬森描绘的那个超现实主义数字空间——元宇宙,从文学作品中的概念照进现实。

微软、亚马逊、百度、脸书(更名为Meta)、英伟达、耐克等公司之后,茅台和网易深度合作,推出巽风数字世界,“把千亿茅台在数字世界再做一遍”。

1月1日,巽风数字世界一经推出,马上成为现象级元宇宙APP。上线第一天霸榜苹果应用市场,上线第二天注册用户突破百万,短短30余天吸引超过300万用户,尤其是Z世代的关注。

2.  贵州微视界里的大国匠心

一滴水里观沧海,一粒沙中看世界。

从“中国天眼”上的一根钢索,到铺就贵州“高速平原”的一粒砂石;从擎天高桥上的一条主缆,到探月飞天里的一根“麻花针”,重大工程成败的关键,往往取决于关键小构件上的突破与创新。

多年来,一批又一批劳动者们攻坚克难、精益求精,以大国匠心服务国家战略、助力中国创造,也正是他们的不懈努力,让“一粒砂”筑就了通江达海之路,“一条缆”拉起了数项世界之最、“一根针”连接了探月飞天之梦……

3. 一个东西部协作项目建设运营中的碰撞与融合

大山深处斗门开

湄潭县鱼泉街道金桥村,彩色灯笼交相辉映,高高悬挂的油纸伞,浪漫而旖旎,原汁原味的岭南音乐从家家店铺飘出。

金桥·斗门印象农旅小镇4月12日对外试营业,10天收入超8万元。

4. 贵阳为什么有22个高铁站?

五一假期的到来,贵州各个高铁站迎来一个客流高峰。据悉,2023年4月27日至5月4日五一节运输期间,贵阳三大铁路车站预计发送旅客66.9万人次(日均8.4万人次),同比增长43%。其中,贵阳北站预计发送49.1万人,贵阳东站预计发送9.2万人,贵阳站预计发送8.6万人。

5. 贵州林科院藏着位“驯草大师”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坐落在二戈寨,从20世纪60年代到现在,地址一直没有变过。

办公楼后面是成片的大棚,大棚内有正在研究的植物努力生长,大棚外是大片山坡,种满了不同的树木,也都是研究员们研究的对象。邓伦秀在这里工作已有30年,却从未感觉单调乏味。

6. 让“谢幕”变得有“温度”的他们说

生命应该是认真拥有优雅放手

15年前,电影《入殓师》凭借直击人心的感人故事荣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也将入殓师这份工作带入大众视野。

在贵阳,也有着一群专业且优雅的入殓师和殡葬礼仪师,因为他们,让原本冰冷的“生命告别”,变得有了温度。

7. 古老溶洞邂逅现代浪漫

——首届多彩贵州溶洞音乐周逾千万人次线上观看互动

多彩贵州,别有洞听。5月2日晚,由贵州省委宣传部指导,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遵义市委宣传部主办的首届多彩贵州溶洞音乐周,在遵义市绥阳县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开幕。

从4月30日预热开始,在为期6天的活动中,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双河洞景区、清溪峡景区开展多场别开生面的溶洞音乐会,狂热的草地摇滚点燃大山月夜激情,秘境洞听音乐会让游客聆听自然的“混响”,还有高雅庄重的交响音乐会,在“海市蜃楼”般的溶洞内恢宏奏响。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美妙的音乐中领略溶洞的奇幻之美及天然混响。

8. 非遗传承人和他们的苗绣“理想国”

苗绣被称为穿在身上的“无字史诗”、中国服饰史上的“活标本”,它就像裹着神秘面纱的女子,承载着几千年的文化沉淀。

有多少人捏着绣针安静地美丽着呢?不得而知。他们的执着汇聚在一起,将非遗的生命之树呈现在大众面前。

一刻不停地往“理想国”中注入自己这一脉潺潺流动的血液,他们就像是时光里的生命之花,让大众透过苗绣看到东方的世界美、东方的传统美、东方的时尚美。

策划 黄浩

视觉设计 姚培

编辑 钟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