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病毒的特征有哪些?

1.计算机病毒的程序性

计算机病毒与其他合法程序一样,是一段可执行程序,但它不是一个完整的程序,而是寄生在其他可执行程序上, 因此它享有一切程序所能得到的权力。在病毒运行时,与合法程序争夺系统的控制权。计算机病毒只有当它在计算机内得以运行时,才具有传染性和破坏性等活性。

2.计算机病毒的传染性

在生物界,病毒通过传染从一个生物体扩散到另一个生物体。在适当的条件下,它会大量繁殖,井使被感染的生物体表现出病症甚至死亡。同样,计算机病毒也会通过各种渠道从已被感染的计算机扩散到未被感染的计算机,在某些情况下造成被感染的计算机工作失常甚至瘫痪。

3.计算机病毒的潜伏性

一个编制精巧的计算机病毒程序,进入系统之后一般不会马上发作,可以在几周或者几个月内甚至几年内隐藏在合法文件中,对其他系统进行传染,而不被人发现,潜伏性愈好,其在系统中的存在时间就会愈长,病毒的传染范围就会愈大。

4.攻击的主动性

病毒对系统的攻击是主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也就是说,从一定的程度上讲,计算机系统无论采取多么严密的保护措施都不可能彻底地排除病毒对系统的攻击。

5.病毒的寄生性

病毒程序嵌入到宿主程序中,依赖于宿主程序的执行而生存,这就是计算机病毒的寄生性。病毒程序在侵入到宿主程序中后,一般对宿主程序进行一定的修改,宿主程序一旦执行,病毒程序就被激活,从而可以进行自我复制和繁衍。

6.病毒的不可预见性

不同种类的病毒,它们的代码千差万别,而且病毒的制作技术也在不断的提高,病毒永远超前于反病毒软件。

计算机病毒主要通过什么途径传播?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移动存储介质:在网络还不普及时,为了计算机之间互相传递文件,经常使用软盘,这样,通过软盘也会将一台计算机的病毒传播到另一台计算机。

硬盘:在人们互相借用或维修硬盘时可将病毒传播到其他的硬盘或软盘上。

光盘:光盘的存储容量大,所以大多数软件都刻录在光盘上,以便于保存或互相传递。盗版软件主要是刻录在光盘上的,因其是只读的,所以一旦把带毒的软件刻录在光盘上,则不能清除,从而使得病毒无法永远去除。

网络:在计算机和网络日益普及的今天,人们通过计算机局域网、互联网以电子邮件、即时通信工具互相传递文件和信件,从而使病毒的传播速度更快了。因为资源共享,人们经常在网上下载免费及共享软件,病毒也难免会夹杂在其中。

点对点通信系统和无线通道:目前,这种传播途径还不是十分广泛,但预计在未来的信息时代,这种途径很可能与网络传播途径一起成为病毒扩散的两大“时尚渠道”。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