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高校林立的校园里,总能看到一个身着联通制服的身影穿梭于教学楼与宿舍区之间。他不是老师,却常年活跃在校园;他不是学生,却被无数青年亲切称为“王哥”。

他是王庭,武汉联通校园网格经理,也是武汉联通的“服务之星”,扎根校园战线十三载,先后服务武昌职业学院、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五所院校,用一句句真诚的话语、一次次贴心的服务,在师生心中树起“联通好服务”的口碑丰碑。

从一张课桌到一座平台:他把服务做到学生心坎上

2011年刚入职时,王庭面对的是一张张陌生的脸庞。但他说:“我不是来推销套餐的,我是来了解他们的生活节奏、通信习惯、学习痛点的。”

他走进宿舍、深入社团、拜访辅导员,记录下学生的实际网络需求。他发现,很多贫困生因为没有实习机会而发愁,于是主动联系学校,提出设立“联通勤工助学岗”,让学生既能锻炼能力,又能减轻家庭负担。

“我也是从农村出来的孩子,知道一份兼职对一个家庭意味着什么。”王庭说。

如今,已有超过百名学生通过联通平台获得实习机会,其中不少人毕业后顺利进入通信行业,成为真正的“联通人”。他们中有人回忆:“当年是王哥手把手教我怎么接待客户,现在我也成了能帮别人的人。”

一次紧急抢修,让他读懂“服务不止于通信”

去年夏天,武汉纺织大学新建校区突遇办公网络中断,全校教师无法正常备课、数据系统全面瘫痪,情况十分紧急。

接到通知后,王庭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协调技术团队连夜排查故障原因。整整36小时,他和工程师们轮班作业,最终成功恢复网络运行。

事后,一名年轻教师感慨:“那天晚上十一点多还能看到王经理在现场调试设备,心里特别踏实。”

这件事也让王庭更加坚定一个信念:校园网络无小事,每一次连接背后,都是学生和老师的期待。

他开始推动建立“一校一策”服务档案,组建学生运维志愿队,确保遇到问题能快速响应、精准解决。截至目前,已累计服务校内用户超1000人次,实现“7×24小时在线响应”。

从助学岗位到梦想启航:他把服务延伸到人生路上

王庭常说:“我们做的不只是通信服务,更是陪伴学生成长的过程。”

2020年,他联合校方启动“梦想启航计划”,将通信服务岗位与职业规划结合,为在校学生定制“实习+就业推荐”成长通道。这项举措后来被江夏各大院校借鉴推广,形成校企共育人才的特色品牌。

他还推动“青创社”平台建设,组织优秀学生代表参观名企、参与职业素养培训,并提供创业孵化支持。那些年复一年出现在毕业双选会上的联通帐篷,成了不少学子求职路上的第一站。

一位毕业生曾动情地说:“我记得那年毕业季,暴雨天里王哥撑着伞守在联通展位旁,只为不让资料被淋湿。那一刻我就觉得,这家企业值得信赖。”

十三年光阴,是最长情的陪伴

从青葱岁月到而立之年,王庭用十三载春秋诠释了“联通好服务 用心为客户”的深刻内涵。

他不是站在讲台上的老师,却是许多学子口中“最值得感谢的人”;他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却用日复一日的坚守,赢得了广大师生的信任与口碑。正如他自己所说:“看见学生们通过联通平台成长成才,就是最好的职业勋章。”

未来,武汉联通将继续秉持“人民邮电为人民”的初心,让更多像王庭一样的服务之星,成为万千学子追梦路上的坚实伙伴。

让每一格信号都连着希望,让每一次连接都承载温度。这,就是联通人的服务答卷。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