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4月26日讯(记者 丁波 张建波)2023年中国航天大会(CSC2023)4月23日在安徽合肥开幕,与会嘉宾再次感受到了中国航天力量和中国人的航天热情。由无锡名企——海澜之家冠名,国内商业航天领域“独角兽”企业——东方空间研发推出的全球首创全固体捆绑式中型运载火箭,也是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引力-1号”,在大会上进行了发布。相关人士称,该型火箭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升空,将是目前国内商业航天领域极少数即将投入使用、能够满足低轨星座大规模组网及中大型卫星快速发射服务需求的商业火箭。

“引力-1号”。

一个国家的火箭技术水平代表着未来对于太空空间、资源的掌控能力。目前我国航天存在“星多箭少”的现状,火箭运力某种程度上是我国新时期大规模卫星部署的一个痛点。在此次大会上,作为商业航天“新势力”的东方空间站了出来,携手海澜之家,公共发布了相关消息。现场展示的“引力-1号”火箭,箭体上的蓝白标识涂装显得格外醒目。据介绍,引力-1号”属于中型运载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高达6.5吨,能够将国内现有最大固体火箭能力提升3倍,达国际领先水准。“我们的梦想是让航天走入生活,‘引力-1号’将大幅降低我国商业航天发射成本,为我们的梦想之路奠定基础。”东方空间联合创始人、联席CEO姚颂说。


【资料图】

姚颂接受采访。

“引力-1号”的首要特点是运力大,而大运载能力不仅能够实现规模效益,降低火箭发射单位成本,还能满足“一箭多星”的卫星星座组网工作,更快速开展卫星组网,促进我国太空经济繁荣。而作为固体运载火箭,“引力-1号”还具备“简洁发射、快速响应”的特点,可做到提前规划、批量生产完成后快速滚动组网。贮存火箭最快24小时实现补网发射。

其次,面向未来规模化、常态化的火箭发射需求,“引力-1号”还支持“海上发射”,今年下半年将身披海澜之家涂装在海上首飞。而为了适应海上发射,“引力-1号”采取了独特的构型设计,外形看似“Q萌”,实则大有讲究,可用小型火箭的身高,实现中大型火箭的运载能力。火箭采用了4个助推的捆绑构型,而非串联的“单杆”构型,使火箭实现了更低的重心和更大的支撑跨度,“底盘”更稳,能够更好地适应海上发射时船舶晃动、高海况恶劣条件适应能力,降低勤务保障难度。

记者了解到,国内商业航天“新势力”东方空间成立于2020年,创新研制“引力”系列大中型商业运载火箭,包含目前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引力-1号”、芯级可回收的液体中大型运载火箭“引力-2号”、整箭可回收的大型运载火箭“引力-3号”。

周立宸接受采访。

作为厚植于本土的国民品牌,海澜之家常怀航天梦想,也与中国航天结缘已久。海澜集团周立宸董事长表示,海澜之家乐于成为东方空间的“伴飞者”,参与这一里程碑事件,承担这份光荣的责任。“海澜之家致力于让国民感受宇宙探索的浪漫,在叹服于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员矢志不渝、无限创想的航天精神之外,还将把航天人的精神化为设计灵感,融入服饰中。”他表示,作为男装国民品牌,海澜之家也一直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继续坚定支持中国航天事业、中国商业航天发展。

据悉,作为我国航天事业的重要补充力量,中国商业航天企业纷纷携突破性成果,在此次大会上亮相。专家表示,2023年,中国或迎来商业航天“爆发年”。

校对 陶善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