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新京报记者 戴轩

昨日,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了我国研究团队的一篇文章。该研究测序分析了2022年北京地区近3000个新冠输入病例及本土病例的有效病毒样本,表明没有在近期疫情中发现新的新冠变异株。

2月8日,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在线刊登了我国研究团队的文章:Characterisation of SARS-CoV-2 variants in Beijing during 2022: an epidemiological and phylogenetic analysis。该文作者包括中科院院士高福、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王全意、北京市疾控中心传地所所长张代涛等。

文中表示,新冠疫情至今已在全球持续近3年,出现了大量变异株并导致了多次流行,其中,奥密克戎迅速取代其他流行株在全球扩散,且出现了不同的变异谱系。在2022年12月之前,中国采取了和其他国家不一样的疫情应对策略以阻断新冠病毒传播,如2020年武汉封城、之后的动态清零和精准防控等,随着奥密克戎毒株致病力减弱、疫苗普及等因素,2022年11月中旬,中国调整了防控策略。随着防控政策调整,疫情的迅速发展引发了全球关注,也引起了关于新变异株是否出现的担忧。

▲左图C表示2022年全年在北京流行的新冠变异株构成情况,右图D表示2022年11月14日以后在北京传播的新冠变异株构成情况。图/《柳叶刀》

过去3年,研究人员常规收集了北京的输入病例和本地病例的呼吸道样本(研究涉及2022年1月至12月期间采集的样本),研究随机选择样本进行分析。所有样本均来自北京市疾控中心、哨点医院、北京机场检疫中心等收集的残留口咽和鼻咽拭子。

研究团队一共得到了2994个完整的新冠病毒基因组序列,其中2881个为高质量序列并用于进一步分析。从2022年11月14日至12月20日,对413个新样本进行了测序,包括350个本地病例和63个输入病例。所有这些基因组均属于现有的123个Pango谱系,由此表明没有持续的主导变异株或新的谱系,没有发现任何在北京流行的新变异株。目前BA.5.2和BF.7在北京占主导地位,自2022年11月14日以来占本地病例的90%(本研究中测序的350例本地病例中有315例)。同一时期,在输入病例(n=63)中发现了16种变异株,包括BQ.1、XBB等。

▲2022年11月14日至12月20日,北京地区发现的亚变异株。图/《柳叶刀》

文章指出,该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如只分析了北京而非中国大陆其他地区,而大规模核酸检测的停止导致感染人数可能被低估、数据采集存在一定的抽样偏移等。不过,这些数据很好地反映了真实世界的情况。虽然数据仅来自北京,但由于北京是政策调整后受到影响最大的城市之一,且由于频繁的人员流动和病毒的高传播力,该结果可视为全国情况的缩影。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