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加快建设航天强国。同时指出,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在中国空间站、神舟飞船、嫦娥五号等等一系列的航天任务中,航天器都需要披上一层特种玻璃作为“护甲”,来抵御太空中的高能粒子撞击等恶劣环境。而这些玻璃,都来自河北秦皇岛的一家专精特新企业。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过程中,企业不断突破升级,成功为一块航天玻璃减重0.03克,为航天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03:51

当记者来到星箭公司的洁净检验室时,一批刚加工好的异形抗辐照玻璃盖片正在进行检验封装。眼前的产品虽然说是玻璃,却可以轻易弯折但不断裂,厚度更是只有0.1毫米,相当于人的一根头发丝。

秦皇岛星箭特种玻璃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 卢勇:薄的好处就是轻,因为我们的产品是用在空间站、神舟飞船这样的航天器当中的,等于是航天器外表面的护甲。护甲轻了,航天器上面就能装上更多的设备和物资。

很快,这批最新的产品就将用在某航天型号任务中。按照计算,这里的每一片玻璃,都会比过去轻0.03克。而就在一个多月前,企业还在为了这0.03克的减重发愁。

秦皇岛星箭特种玻璃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部长 陆梅:其实这个是我们自己提出的要求,我们想让我国的航天器可以携带更多的实验设备,但是要做到这一点,从基础原料配方到生产工艺等等全部要重新制定方案,但是不能影响航天任务正常进行。

按照原有的技术指标,也符合当前的标准。为什么放着轻松的路不走,偏要知难而上?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其实是一道数学题。一片玻璃减重0.03克,以空间站为例,需要这样的玻璃盖片40万片,累计起来13.2公斤,对于精打细算的航天任务来说,这将是巨大的跨越。

算数容易,做起来却并不轻松。原来,这层薄如蝉翼的“护甲”,需要在零上200摄氏度、零下180摄氏度温差变化下不受影响,抗压强度更是要达到500兆帕。既要轻薄,又要抗压,两项指标“相互打架”,想要寻求突破难上加难。

正当研发人员感到一筹莫展时,企业开展了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支部、进车间、进班组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

秦皇岛星箭特种玻璃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部长 陆梅: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我觉得这为民营企业又一次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企业增加了信心和动力。

秦皇岛星箭特种玻璃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 卢勇:我们虽然是一家民营企业,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科技报国的初心和信心,能够参与到国家任务当中是非常荣幸的,也感到责任重大。

坚定了继续走自主创新之路的决心,大家重新燃起斗志。回到设计层面,重新计算空间环境下的极限值,来调整玻璃配方的比例。与此同时,企业启动了新的自动化生产线,与传统的生产线结合,一方面可以更快地进行配方试验验证,一方面用新技术突破设计瓶颈。

经过无数次配方的调制和无数次的高温下进行反复论证和实验,这最后的0.03克终于被成功攻克,如期实现量产。如今,他们开始向新的高度发起冲击。一种超薄超强的0.01毫米的玻璃产品正在加快研制,一旦投入应用,将再次实现我国玻璃深加工领域的重大突破。

秦皇岛星箭特种玻璃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 卢勇:我们在创新路上不会停步,现在我们已经开始在光学薄膜玻璃和镀膜领域研发,争取开发出更多能够填补国内空白的特种光学玻璃材料,为国家的航天事业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总台央视记者 王世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