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海市政府印发了《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资料图片)
在2022年11月23日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吴金城介绍称,上海谋划未来产业布局方向,主要考虑技术的“前沿性”、需求的“突破性”、影响的“颠覆性”、价值的“战略性”、前景的“爆发性”。《行动方案》包括总体要求、产业方向、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四个部分,可以概括为“1+4+5+6”。
“1”个总体要求是:争取到2030年,未来产业产值达到5000亿元左右。
“4”,就是实现四大发展目标。吴金城介绍称,未来,上海将成立5家左右未来技术学院,培育15个左右未来产业创新中心,围绕5大未来产业集群,建设15个左右未来产业先导区,攻关一批核心部件,推出一批高端产品,形成一批“中国标准”,推动一批领军企业向未来产业布局,发展生态主导型企业,组建一批创新联合体,并打造要素集聚、开放包容的未来生态,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引进一批高层次战略科学家和企业家。
“5”,就是打造五大未来产业集群,包括未来健康产业集群、未来智能产业集群、未来能源产业集群、未来空间产业集群、未来材料产业集群。
吴金城介绍,上海将推动脑机接口、生物安全、合成生物、基因和细胞治疗等技术研发突破及产业化;推动智能计算、通用AI、扩展现实(XR)、量子科技、6G等技术研发突破及产业化;推动先进核能、新型储能等技术研发突破及产业化。如在氢能领域,上海计划到2025年,建设各类加氢站70座左右,建成3到5家国际一流的创新研发平台,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突破1万辆,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此外,上海还将推动深海探采、空天利用等技术研发突破及产业化。如发挥上海装备产业优势,研发深远海、极地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发展重型破冰船、高冰级LNG船等极地装备,服务国家战略;突破关键飞行技术,研制载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探索空中交通新模式。
上海还将推动高端膜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等技术研发突破及产业化,重点是提升膜材料基础结构设计和原料自主化能力,做强高性能纤维产业链,为智能终端、高端装备等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为人民美好生活赋能。
吴金城介绍,上海将实施六大计划,保障未来产业方案落地。上海将根据区域创新资源分布,在全市打造15个左右的未来产业先导区,在产业发展路径模式上、体制机制上、制度政策上探索创新,成为未来技术策源地、基础研究进行探索。“目前我们正在推动第一批3个先导区建设,分别是张江科学城、临港新片区和紫竹高新区。”
另外,上海还将重点围绕产业、商业、生活等多个领域,推出一批融合性、综合性应用场景,推动,融合扩展现实(XR)、元宇宙等新兴技术再升级、再迭代,并选取社区、医药试点“未来社区”、“未来医院”和“未来商业”。
打造五大未来产业集群,上海具备那些产业基础和优势?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总工程师张宏韬在回答界面财联社记者上述提问时表示,上海已经具备发展未来产业的扎实基础,在五大领域集聚了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和高水平研究机构。
张宏韬指出,在未来健康领域,上海是中国合成生物学的发源地,是全国最具创新活力的基因和细胞治疗产业集聚地之一,集聚了全国1/3的细胞治疗研发企业,在干细胞和免疫细胞治疗、类器官和基因治疗等领域领跑全国,在合成基因线路与精准治疗、智能细胞药物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未来智能领域,上海2021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3057亿元,在智能计算、通用AI、扩展现实(XR)、量子科技、新一代通信等领域都集聚了一批创新企业,张江人工智能岛、西岸智慧谷等区域将成为未来智能创新实践的集聚区。
未来能源领域,上海是能源装备产业的重要研发、制造基地,不仅在火电清洁高效利用、第三代先进核能装备、重型燃气轮机、海上风电、太阳能装备、智能电网等领域走在行业前列,而且在高温气冷堆、铅基堆等第四代先进反应堆以及聚变堆技术、新型储能等领域具有先发优势,集聚了一批创新资源。比如临港“国际氢能谷”、嘉定“氢能港”等特色产业园区吸引了包含燃料电池电堆、系统集成、整车、关键零部件等产业链龙头企业落地上海。
未来空间领域,上海集聚了一批链主企业和核心设备配套企业,在深海资源开采、极地科考用海洋装备,新一代空天运载工具与载荷设备,以及基础材料和共性技术研究方面集聚了一批大院大所大企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
张宏韬说,未来材料领域,材料是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上海产学研资源最丰富的领域。上海不仅在高端的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领域有传统优势,在新型领域也拥有全国领先的高性能膜材料研究与应用团队,产业链上下游集聚优势明显;形成了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从原料到树脂、预浸料、构件、制品、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和创新链布局。高温超导、石墨烯等新材料的创新应用加快推进。
他透露,目前,上海有93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841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万家高新技术企业等为代表的创新企业,还有国家实验室和全国重点实验室为代表的科研机构,依托他们可使上海真正成为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一方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