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一般的家长,对于高考都是非常重视的。不过,家长们对待孩子在高考中的表现却不同,有些家长更注重孩子的健康成长。

无论孩子考砸还是考好,家长都会鼓励支持。然而,有些家长更注重孩子的考试成绩。

孩子进考场,妈妈却在场外哭泣


(资料图)

我们都知道,高考考查的不仅仅是孩子的文化掌握水平,也考查着考生的临场能力、抗压能力等。

所以在考前一般都需要让考生保持一个放松、积极的心态,这样考生将更容易发挥出自己的实力,获得好的成绩。

但是,之前,在某考场外有一位妈妈先是和自己的孩子争吵,然后摔了孩子的手机,最终孩子心情糟糕地进了考场,而妈妈蹲在场外哭泣。

很多人都对这一幕非常不解,不过,如果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大概就会明了很多了。

这位考生所在的家庭,其实是一个单亲家庭,父母早年离婚,孩子跟着妈妈生活。

妈妈每个月的工资只有3000多,但是妈妈却非常注重孩子的培养与成长,所以经常是自己省吃俭用,却给孩子吃好的、喝好的。

并且看到孩子的成绩比较一般,还给孩子报了各种补习班,希望孩子能够长好身体、学好文化课。

这位妈妈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孩子能够考上985/211,只要上了好学校,那么以后的生活就会向着幸福发展,自己也不需要那么辛苦了。

但是,事情的发展和妈妈预料的却不同,自己含辛茹苦的照顾孩子,孩子却越发的叛逆。

而面对孩子的叛逆,妈妈不止一次的说:“不好好学习以后就是废物”、“考不好只能扫大街”……

孩子的耳中,都是这些负面的信息。

也可能就是因为这样,孩子才产生了很大的学习压力,而当学习压力压得自己透不过气来的时候,孩子便会对学习产生极大的厌恶感,因为是学习让自己的妈妈不断地批评自己。

不过,孩子虽说学习成绩一直很一般,但还是深知妈妈的辛苦,于是孩子在面对妈妈给自己买好吃的时,会说:“我不想吃”,在面对妈妈给自己花钱报补习班时,会说:“我不想报”。

孩子的本意,是想要减轻妈妈的负担,但是妈妈却理解错了。妈妈以为孩子是不求上进。

于是,妈妈便因此而和孩子发生了无数次的争吵。

高考来临的时候,早已建立家庭的爸爸,想要给孩子加油鼓劲儿,于是就给孩子买了一款七八千的手机送给了孩子,想要让孩子振奋精神,考出好成绩。

但是,到了考场外被妈妈知道之后,妈妈却怒摔手机,认为“手机会打扰孩子考试”。

为此,孩子和妈妈又争吵了起来,甚至孩子被气得说:“我要故意考零分,你满意了吧!”

不过,孩子毕竟是懂事的,在最后进考场的时候,还安慰妈妈:“我会全力以赴的,你放心吧,但是我不知道我到底能不能考出好成绩,我只有这个能力。”

高考确实很重要,但它并不是孩子的全部

对比这位妈妈,另一位妈妈对待孩子的态度却完全不同。

“考上了就交给国家,考不上就幸福回家”考前,一位妈妈面对记者说道。

在这位妈妈的眼中,高考固然重要,但是孩子的健康快乐更加重要,她意识到高考的根本是孩子,如果孩子无法获得幸福快乐,那么一切都是白搭。

我们要培养的是一个优秀、成功的孩子,而不是一个高考机器,高考成绩并不能够完全代表孩子,它只是协助孩子成长的一部分。

并且,还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经常出现:家长越“不关心”孩子的高考,孩子考得越好。

其实,这种现象的本质,并不是家长不关心孩子的高考,而是映射出了家长平时对孩子进行家教的态度。

那是一种以孩子为主体的家教方式,这些家长懂得家教的目的是什么,知道一切都是为了孩子的和成长,而不是以后的“荣华富贵”。

想要孩子考出好成绩,你恰恰不能“过分重视”

◎表现得“云淡风轻”,孩子才会没有压力

高考时,如果孩子的精神压力过大,那将会产生很严重的后果。比如年年都有考生因为过度紧张而导致晕倒等,从而耽误了考试。

所以,在考前家长一定要对高考表现出“云淡风轻”的感觉,这样才不会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那种“期盼”,才不会觉得自己考不好“对不起家长”,才不会产生过重的思想负担

◎对高考“视若无睹”,孩子才会正常发挥

说家长不在乎高考,那是假的。直白点讲,几乎所有的家长都认为寒窗苦读十几年,为的就是高考这一朝。

不过,家长无论是在平时,还是在临考前,都应该保持平常心,让孩子的情绪处于稳定状态。

这样孩子在学习和高考的时候,才不会提心吊胆,也不会出现“考不好就完了”之类的错误心理。这样的孩子,就更容易在考场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

结语

父母对孩子的好,无可置疑,但是家长也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来换位思考一下,自己的言语、行为。

虽说出于好意,但是是否真正地能够对孩子起到积极的作用?自己的家教方式,是不是真的能让孩子向着理想的目标发展?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