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新华社北京5月6日电 一项国际研究显示,与其他灵长类动物的基因组相比,人类基因组中被自然删除的遗传信息片段可能对人类的进化至关重要。该研究报告发表在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
美国耶鲁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表示,虽然现在科研人员能够识别人类基因组比其他灵长类动物多出的特定基因——比如对人类发展说话能力至关重要的基因,但对进化过程中人类基因组“丢失”的基因关注较少。
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对灵长类动物的DNA(脱氧核糖核酸)进行了更深入的基因组研究。他们使用了一种名为大规模平行报告分析法(MPRA)的技术,可以同时筛选和判定不同灵长类物种因基因变化而获得的生物学功能。
结果发现,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约有10000比特的遗传信息“丢失”,但缺失的这些遗传信息将人类与其最近的灵长类“亲戚”黑猩猩区别开来,其中一些被删除的遗传信息片段与涉及神经元和认知功能的基因密切相关,而这些被删除的遗传信息片段目前仍存在于其他哺乳动物的基因组中。
科研人员认为,人类在进化中“丢失”某些基因的状态被保留至今,这种状况赋予了人类某种生物优势。上述研究报告的主要作者——耶鲁大学医学院遗传学助理教授史蒂文·赖利说,研究界通常认为获得新的生物学功能必然需要新的遗传信息片段,“但这项研究表明,删除遗传信息片段也会对我们形成独特物种的特征产生深远影响”。
这项研究是国际研究项目Zoonomia的一部分。《科学》杂志日前以封面专刊的形式发表了Zoonomia项目的系列研究报告,该项目团队对包括人类在内的数百种哺乳动物的基因组序列开展测序并对测序结果进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