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朱平 王艳琼 通讯员 陈岩明 葛承辉

眼下,全国多地都在推进夜间门诊建设,越来越多的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陆续推出夜间门诊。


(资料图片)

夜间门诊通过调整医疗资源,延长就诊时间,满足患者的多元需求。浙江夜间门诊的开设情况如何?夜间门诊应该如何平衡人力、医疗设备等资源?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走进了杭州、温州两地多家夜间门诊。

夜门诊看哪些病?谁来看病?

傍晚六点多,浙江省中医院门诊楼里依然灯火通明,一楼大厅取药、就诊的患者来来往往,要不是室外逐渐昏暗的天色提醒,很容易让人有种白天来看病的错觉。

走上二楼,楼道里传来白天医院熟悉的叫号声,“每天夜门诊都这样。”针灸科门口的保安告诉记者。

在推拿科,4间诊室八成床位都躺着前来就诊的病人。当天值夜门诊的推拿科郁继伟副主任中医师边换床单,边招呼病人躺下。“从四点半夜门诊开始到现在,已经按了七八个。”郁医生说,这个点还算有序,通常每晚的高峰会出现在6点半到7点,“那些单位离医院比较远的人还在来的路上。”

郁继伟医生正在给看夜门诊的患者进行推拿。

找郁医生推拿的女生小何已经是第三次看省中夜门诊了,每次脖子和腰不舒服了,就想到挂个号来推拿牵引一下,说起夜门诊的好处,她脱口而出四个字:“不用请假。”边上,郁医生听到后乐了:“这应该是绝大多数年轻人的真心话。”

郁医生告诉记者,来看夜门诊的大多是中青年患者,因为地处西湖边,偶尔还会有落枕、扭伤的游客来求助。每周值夜门诊的他还总结了年轻人来夜门诊的几个“共通点”:多数是因为低头久坐引发的颈椎、腰椎问题,看病时间不规律,养生意识强烈,有的是照镜子发现出现高低肩、驼背等仪态问题,过来纠正,甚至还有公司几个同事组团,把看夜门诊当作身体放松的一种方式。

和大医院不同,杭州文晖社区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周围小区不少,夜门诊还承担了方便附近居民配药的功能。晚上7点,住在流水苑的张阿姨熟门熟路地在窗口挂好号,找到值班的全科医生,配了一个月的高血压药。暑假这段时间,因为每天要赶去城西女儿家照顾放假的外孙女,张阿姨早出晚归比上班还忙,白天连配药的时间都没有,“今天最后一瓶降压药也吃完了,晚上刚从女儿家回来,就直接过来配药,还好有夜门诊开着。”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朱静秋副院长告诉记者,除了方便居民解决常见病、慢病看病配药问题的全科夜门诊,今年他们还开出了美容科和中医科夜门诊,以预约制为主,给白天上班的中青年带去良好的体验感。

夜门诊的热闹场景在温州市人民医院信河院区同样上演着。晚7时许,儿童生长科门诊室前已经排起长队,坐诊医生陈峰正在给家长分析孩子的成长报告,诊室门口大多家长带着孩子前来,“趁着暑假,正好孩子休息,我白天上班,晚上才有时间来。”一个妈妈告诉记者。

温州市人民医院儿童保健科主任医师张宇介绍,早在2020年,该科室尝试开通了每周五固定时间的夜间门诊,至今,每周五夜门诊已接诊1816人次,基本满号。

“大多是15岁以下的孩子来看生长发育,现在平均一晚上20多人挂号。”张宇说,今年8月2日起,考虑到市民需求,科室夜间门诊从每周五扩开到每周一三五,科室10多名医生轮值排班。

在温州市中心医院,针灸推拿科夜门诊是最受欢迎的科室,该院门诊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相对于白天,夜间门诊等候的情况缓解,许多上班族会选择晚上来看诊,医院倾向安排特色科室以及高年资的医生坐诊,提供患者更多选择空间。除针灸推拿科外,目前该院开通了眼科、耳鼻咽喉科、儿科、生长发育夜门诊。

“夜门诊”扮演什么角色

今年,温州市人民医院开通了儿童保健科、针灸推拿科、骨科、盆底及产后、耳鼻喉科、妇科、产科、消化内科等多科室夜门诊,该院门诊部相关负责人透露,“我们也会考虑实际运行的效果,再做排班调整。”据了解,眼下温州市属5家公立医院都开通了“夜门诊”,这是温州市卫健委组织市直属公立医院推出的便民服务之一。

温州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也是为了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的看病就医感受,更加方便白天抽不出时间的上班族,暑期在家的小朋友,白天怕热的老年人等各类人群看病就医。

记者翻看排班表发现,和普通门诊一样,温州各大医院的“夜间门诊”也有主任医生参与轮值班,甚至出现夜门诊号源“畅销”的现象。

而“自发”开出夜门诊的省中医院,则是因为2022年一份对来院就诊人群做的“画像数据分析”:医院200多万就诊人群中,18~65岁的中青年人群达到80%以上,占据绝对主体地位。

其中“腰痛、睡眠障碍、疲劳综合征、痤疮、颈椎病”等已经成为男性就诊人群中最为高频的疾病诊断;而女性就诊人群中则以“月经不规律、痤疮、乳腺腺病、腰痛、睡眠障碍、颈椎病”等为高频诊断结果。

“我们开设夜门诊就是想为这些奔忙的中青年解决白天看病难的问题,守护千千万万个家庭支柱的健康。“医院门诊办公室主任孙华琴坦言,经过这些大数据分析后医院才做出开设夜门诊的决定,但夜间门诊不会分流急诊。省中医院在开设夜门诊之初,主要针对年轻群体常见的这些疾病,同时在夜门诊期间,急诊照旧排班、开诊,并不削弱其服务力量。

“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夜门诊来说,更突出一个服务惠民的理念。”朱静秋回忆在2019年文晖社区就已经推出夜门诊服务,后来因为疫情缘故,开设时间变得不固定,今年春节后才恢复正常,“因为社区医院很多都不设发热门诊,加上主城区医疗资源又丰富,居民们已经形成急诊检查去大医院,慢病配药来社区夜门诊的习惯。所以夜门诊的定位还是很清晰的。”

在杭州文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楼挂号处,电子屏上显示着夜门诊时间。

合理设置“夜门诊”,才能走得更远

采访过程中,也有业内人士直言不讳:一些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曾开过夜间门诊,但后来往往因成本问题而停办。

对患者来说,“夜门诊”只是延长了几小时的门诊服务,但对医院来说,药房、后勤保障、安保等各环节的工作人员需要和医生护士一起加班,一个都不能少,这都是成本投入。

像省中医院,为了辅助临床科室开展夜间门诊,医院同步延长了中医综合治疗、中药房2个辅助科室的诊疗服务时间。

如何保障医生休息,也是另一个需要多方权衡、统筹考虑的问题。一名针灸科医生告诉记者,傍晚他刚结束一天的门诊,匆匆扒完几口饭,就要无缝衔接“夜门诊”,夜门诊的量还不少,有时要忙到九十点钟才能下班。

开设夜间门诊是“患”位思考的生动体现。温州有医院医生表示,通过延长就诊时间,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确实也延长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时间,对他们提出了更高要求。

夜间门诊不额外或加价收取费用,但同时又要“加强医务人员的调班休息和其他福利待遇支持保障”,医院人力资源成本大大增加,省中医院党委书记何强看来,两者之间的矛盾的确需要艺术化的协调,医院也在进一步努力,比如通过数字化建设,加强就诊人群的分流,引导适合的复诊患者尽量在线上进行诊疗,结合成本管控和人力资源配置,做好“医院的公益性”和“保障白衣天使的权益”之间平衡关系,为夜间门诊长期可持续开展提供有力可靠保障。

让群众体验便利医疗,除了夜间门诊方式,其实还有多种途径,在采访中,温州市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医院还大力推进“医疗上门”服务,该院“互联网+护理服务”以“线上申请,线下服务”的模式为主,为各种原因无法到医院的人群提供统一、规范、安全的上门居家护理以及线上护理咨询服务,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到优质、便捷的就医体验。

夜间门诊的开设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方便群众,显然无论是哪种探索,只有科学客观设置才能让夜间门诊走得更远,获得最佳效果。

“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