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MATLAB停止向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提供服务。该软件是数值分析计算的重要工具,应用于全球6500所高校院所。
上世纪70年代,MATLAB只是新墨西哥大学一位教授用于教学中的一个小工具软件。早期为了推广,该软件免费提供给教学和科研使用。近40年来,该软件在应用中不断优化,它有100多个工具包,用于解决种类繁多的领域应用问题。
这一事件提醒我们:软件根基不牢,就可能受制于人。不少科研人员认为,一些软件不能用了,倒逼我们沉下心来,扎下根来从头做起。这样坏事就能转变成机遇,在自己的地基上建起万丈高楼大厦。在一些关键敏感领域,有必要加强国产自主软件开发。“今天禁这个,明天又说那个不能用,不如提前规划布局,防患于未然。”
此次国务院出台的《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明确表示支持软件领域的骨干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创新主体,优化配置技术、装备、资本、市场等创新资源,按照市场机制提供软件领域的专业化服务,实现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同时,国家将加大对软件产业专业化服务平台的支持力度,提升其专业化服务能力。
工业软件是工业技术和知识的结晶,能提高制造业整体水平
工业软件贯穿研发设计、生产控制、组装测试等各环节。在诸多工业软件中,电子设计自动化EDA、CAD研发设计软件CAD,和以CAE为代表的仿真软件应用程度深、价值较高。业内人士表示,恰恰在这些领域,我国基础较为薄弱。
以CAE为代表的仿真软件,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生物医学、桥梁、建筑等工业领域具有很大的价值。近年来,我国CAD公司技术进步较快,市场份额逐渐扩大,然而与国际大牌相比,在产品功能、性能、核心技术等方面仍有较大差距。
以CAE为代表的仿真软件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生物医学、桥梁、建筑等工业领域具有很大的价值。 安世亚太高级副总裁、北京市综合仿真实验室主任田锋表示,我国有上百家仿真软件公司,但缺乏过硬的国产自主软件和仿真平台,大多数聚焦的是应用层的问题,基础研发能力不足。
走向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赵敏介绍,当前传统制造业正在转型升级,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方兴未艾,推动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工厂和数字运营服务,都离不开功能完善的工业软件。“工业技术和知识的结晶,是智能制造的‘神经中枢’,有助于帮助优化产品,提高工业制造的整体水平。”
以汽车零部件为例,通过收集、分析零部件生产企业的技术知识,德国工业软件公司思爱普(SAP)能够各取所长,总结出最好的解决方案,再把这些知识共享给行业参与者,从而带动产业整体跃升。
软件写出来不难,但难的是在持续应用中建立生态,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基础类软件的突出问题。
清华大学软件学院院长王建民说,20多年前,我国曾自主研发出CAD软件,可不久后,国外企业产品价格从几万直降到几百块,很快就抢占了市场。由于没有用户,没有持续的收入来支撑研发,与主流产品差距越来越大。
几乎所有基础类的软件,不论是科研工具软件还是工业软件,想要掌握自主知识产权,都需要从底层做起,经过较长时间的积累。
越底层的东西,搭建难度就越大。一位专家担忧,当前高校院所重应用、轻基础的导向不利于科研人员做基础工作。近年来,参加硕士、博士论文的答辩评审,几乎每篇论文都在用国外成熟的深度学习框架TensorFlow、PyTorch等做研究。“我们利用这些算法和框架是能做出不错的成果,但一二十年后发现,仍然是在别人地基上盖楼。”
在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包云岗看来,教学过程中试错成本低,学生创新积极性高,是试验新技术、新工具最好的应用场景,开发基础类软件,高校院所有必要用好教学场景,而不是把它当作负担。
科研人员写出核心代码、搭建出框架,对大多数基础类软件来说,只是从0到1的突破。要发挥软件的应用价值,还需要在市场中打磨,解决用户的需求。
一位科研工具软件创业者说,公司为了完善软件某项功能,与客户反复沟通,甚至专门安排了两位工程师,常驻在客户的实验室,两个月的打磨后才完成了优化。他深有感慨:从技术应用到产品落地,这之间还有很大的距离。做软件不是孤芳自赏,只有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做出来的产品才能得到认可。
正视差距,踏踏实实补上短板
智能制造对于工业软件企业既是挑战,也是发展的新机遇。业内人士表示,近些年,我国加强了对工业软件的支持力度,国内企业也意识到支持自主工业软件的重要性。一些产品逐渐从跟随、模仿,走向独立创新阶段,国产工业软件步入发展新阶段。
业界专家分析,我国发展自主软件有一定的优势。首先,拥有庞大的工程师队伍,人才积淀好;此外,有市场规模大、应用场景丰富的优势,持续的回报能助推技术持续升级换代。一款国产自主软件,只要有越来越多用户敢于吃螃蟹,它就能在不断优化中壮大。
“国外的工业软件能够提供通用的工具和模块,但对我国工业实际需求不够了解,也不可能为我国企业做深度的挖掘和分析工作。”田锋表示,我国要实现制造强国,离不开实力雄厚的自主的工业软件公司与工业体系共同成长。
多位专家建议,鼓励高校院所科研人员投身基础类软件研发,有必要调整考核机制。追求短期效果,能出应用成果,但长远看是丢掉未来。在一些领域,不能总以创新点评价科研的好坏,应该允许科研人员“重复造轮子”,把别人的基础工作再走一遍。
“在工业软件上,我国高校院所有一定的研究积累。挖掘高校院所的科研潜力,推动产学研合作是壮大自主工业软件的有效途径。”清华大学软件学院院长王建民说,有必要通过支持重点团队持续攻关等方式,引导高校院所科研人员投身工业软件研发。此外,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培养既懂得软件又了解工业的复合型人才。
需要强调的是,自主研发工业软件不是“包打天下”,更不是“排外”。我国软件产业发展不但要与全球合作,而且这种合作还要进一步深化。
《若干政策意见》明确,要深化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全球合作,积极为国际企业在华投资发展营造良好环境。鼓励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强与海外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合作,鼓励国际企业在华建设研发中心。同时,支持国内企业在境内外与国际企业开展合作,深度参与国际市场分工协作和国际标准制定。
“集成电路和软件产业,是全球开放、精细分工、高度合作的产业,自主可控绝对不等于全部自供、自我封闭。”芯谋研究首席分析师顾文军认为,过度的 “全面替代”不符合产业规律,促进两大产业高质量发展,一定要深化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全球合作。既要为国际企业在华投资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又要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更好利用国际创新资源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专家提醒,自主研发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现在,一些自主研发是在外部环境影响下的被动作为,未来即便环境宽松了,也不宜半途而废,有必要正视差距,避免浮躁心态,踏踏实实补上短板。(谷业凯、喻思南)